湘桂一家亲 联手研侗学
6月13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侗学研究会来到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侗族文化研究交流活动并进行座谈。座谈会上,双方就侗族文化的发展、继承与交流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也就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介绍。
近年来三江县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和继承。培养民间艺人,扩大影响力。三江县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对民间艺人进行培训和扶持,积极组织民间艺人走出去,参加全国、区、市各级比赛,向外展示三江侗族在音乐、建筑、艺术等方面取得成就。涌现出吴光祖、杨似玉、吴述更等一批侗族大歌、侗族建筑、侗族农民画的国家级、区级非遗传人,使侗族文化得到传播,不断扩大影响力。
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加强继承。聘请民间艺人对在校学生进行侗族歌舞、乐器地指导与学习。在梅林乡,梅林中学依托浓厚的侗族大歌氛围,出台“创办民族特色学校具体方案”,聘请当地侗族歌师和侗族民间艺人到校上课指导,传授侗族大歌和侗族器乐,把侗族歌舞、器乐引进第二课堂。在独峒乡,该乡中心小学以《侗族儿童美术教学与当地民间美术相结合》的校本教材这一研究课题为指导,因地制宜,把本地的农民画特色融入美术课堂,形成了侗家孩童“天真烂漫”的农民画特色。目前,该校已有20幅侗乡儿童画送出国门到挪威、美国、日本参加国际交流展,有近40幅在全国、自治区儿童画展比赛中获奖。
设立文学基地,培养侗乡人才。重视侗乡文学人才的培养,县文联以《风雨桥》杂志为阵地,相继在三江中学、三江民族高中两校开设文学创作基地,联系区、市、县文学界的知名作家走进文学基地,指导两校的学子们开展文学创作,激发学子们的创作激情,做到“侗乡孩子讲侗乡故事,侗乡故事体现侗乡情怀”。截止目前,《风雨桥》杂志共出版92期,拥有区、市、县各级作家100多人,涌现出一批本土实力作家和文学新秀:吴浩、杨仕芳、谢以科等,形成了侗族独特的创作风格,为三江打造广西文学创作强县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