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大事记
1937年
11月份
月底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决定成立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筹备小组,
由何畏(黄先河)、黄耕夫、邓野农、林夫四人组成。临时
省委组织部长、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员粟裕兼任校长。委
任何畏为副校长,黄耕夫为教育主任,邓野农为校务主任。
校址借用平阳县山 门畴溪小学校。
同时,通知各地党群组织推荐学员前来学习。
12月份
中旬 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筹备工作基本就绪。
永嘉城区学员鲁林杰、谷玉叶等首先到达抗日救亡干校。
下旬 大多数学员陆续到达山门干校。
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特派员张贵卿随嵊县学员丁友灿等来到温
州城区,在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驻温州办事处副主任周饮冰
陪同下,来到抗日救亡干校。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领导刘英、
粟裕会见了 张贵卿。当晚,在抗日救亡干校举办了欢迎会。
中共黄岩临时工委书记林泗斋、临时工委委员林尧应邀到抗
日救亡干校参观,受到校长粟裕的接见。
1938年
1月份
5至7日 抗日救亡干部学校以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部的名义,在《
浙瓯日报》刊登招生广告。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对外称“救亡干
部训练班”。报名时间定于1月5日至10日,报名地点分设于温
州九柏 园头4号、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政治部、平阳县北港民
教馆。
12日 干校举行入学考试。全体学员按军事编制,编成一个学员连
队。 队长王泰然,副队长陈急冲,指导员江如枝。下设三个
分队十多个班,每班十二至十四名学员。
15日 抗日救亡干部学校举行开学典礼。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
刘英和临时省委组织部长、临时省军区司令员兼干校校长粟
裕在开典礼上讲话副校长黄先河主持典礼。干校开设四门课
程、一门讲座。粟裕讲授游击战术,黄先河讲授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林国珽讲授哲学,张忍之讲授政治经济学,陈雨笠
讲解群众工作讲座。
中旬 刘英为救亡干校题写标语:“把我们的土枪梭标和□刀锄头到
前线去,□□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洋飞机!”
30日 干校举行除夕会餐。山门群众慰问干校师生。
31日 孙克定、宿士平来干校参观,应邀留校讲课,前后约十天时间。
孙克定接替林国珽讲授哲学,宿士平开设农村经济讲座。
2月份
3日 为配合农村经济讲座,干校组织学员,以班组为单位,分头深
入山门乡各村落,开展了一次社会调查。
上旬 国民党温州专员公署发来公函,要求解散抗日救亡干校,被
干校断然拒绝。
平阳县临时中学访问团前来抗日救亡干校参观,干校领导粟裕、
黄先河、黄耕夫等亲自接待。当天晚上,举行两校联欢晚会。
胡竟瑊率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访问团前来抗日救亡干校参观。
干校副校长黄先河热情接待了访问团。次日晚,学校举行联欢会。
黄先河代表干校致欢迎词,胡竟瑊代表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讲话。
访问团返程时,粟裕亲自送行。
中下旬 抗日救亡干校举行夜间军事演习。
获国民党顽固派特务陈家壁混入抗日救亡干校学员队伍,当即予
予以劝退。
月底 组织宣传队,由吴毓、陈阜、连珍等带领,到附近县区巡回宣
传半个月。
3月份
上旬 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曾山在干校,向全体学员作
苏联见闻和形势报告。根据东南分局决定,闽浙边抗日游击总
队在山门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粟裕任团队长。曾
山在改编大会上,向第七团 队指战员和干校全体学员作政治报
告。
曾山、刘英、粟裕与原红七军团战士在干校西楼前面合影。
中旬 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第一期训练班结业。二十一名学员组
成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随军服务团,陈雨笠(教员)担任
团长;十六名干部、学员组成新四军流动宣传队,连珍、林夫
担任正副队长。
18日 随军服务团与部队一起从山门出发,4月18日到达皖南。随军服
务团全部分配到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部及第四团各连队工作。部
队出发后,新四军流动宣传队从水头出发,在平阳、瑞安、泰顺
三县作巡回宣传。5月间回到水头,端午节前后宣告解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