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亚高原侗族大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转载]《吹角连营:毛泽东和他的五大名将》后记、目录和网购地址

$
0
0


《吹角连营:毛泽东和他的五大名将》后记、目录和网购地址

                         张雄文


                                         团结出版社微店有作者的签名本可购

   签名本地址:https://detail.youzan.com/show/goods?alias=3no10kv0k2rxr&redirect_count=3&sf=qq_sm&from=singlemessage

《吹角连营:毛泽东和他的五大名将》(原名《毛泽东和他的五虎将》)一书经过五年漫长的曲折历程,终于得以出版,欣慰之余,又不免感慨系之。


此书最早的构想始于2012年。在相继出版《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名将粟裕珍闻录》《毛泽东粟裕与淮海决战》三部曲,引起较大反响之后,我决定从毛泽东与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粟裕及徐向前五个人,也就是毛泽东与中共最擅长打仗的五位野战军级主将相遇、相知等关系角度,创作一部别人不曾尝试过的作品。主旨是从五位主将,特别是仅有大将军衔的粟裕在战争年代的实际地位与贡献出发,厘清一些僵化、错讹的书写与传闻,还原他们应有的本来面目。书稿最初取名《毛泽东和他的五虎将》。


书稿凝聚的心血太多,盼望及早出版。正巧,与团结出版社的郭强老师偶遇,一聊,合作便成了。书稿经出版社审定,更改书名,成了现在文学性颇浓的《吹角连营》,取自辛弃疾的词句“梦回吹角连营”,表达回顾毛泽东与五虎将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粟裕及徐向前战争年代交往的历史之意。


这部书的曲折历程,或许也切合了五虎将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粟裕和徐向前跌宕起伏的人生。英雄们因为有波澜,才有了无限的精彩和永恒。我相信这部书如小草钻出石缝般顽强的生命力,也终将带来意想之外的收获。


书稿完成后,粟裕的老部下、原新四军军部作战参谋、福州军区空军参谋长恽前程老人不顾80岁的高龄,欣然撰写了序言。作为晚辈的我,无以为报,只有祈祷老人家健康长寿。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将军辗转听说我请求他题写书名的愿望,以最快的速度寄来了墨宝;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先生也给予了不小的帮助,对这些传承将帅云水一般襟怀的二代们,我有着无以名状的感念之情。团结出版社的编辑郭强老师耐心、严谨与宽厚,是我接触的最优秀编辑之一,对他的勤勉工作,也唯有怀抱感激,争取写出更多的作品。还有其他诸多支持与期待书稿的朋友和读者们,我在内心深处默默感恩于你们。唯愿此书的出版,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精神上的愉悦和收获,则心愿已足。

 



目    录

 

序言


引子:开国野战军五大名将


第一章 云从龙,风从虎

1、开天辟地第一回,井冈山首创“山头”

2、回忆中的林彪:“井冈山是中国革命和人民解放军的发祥之地”

3、青年军官粟裕:“井冈山的消息,给了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

4、初举义旗的彭德怀:“到井冈山去”

5、刘伯承未能奔赴井冈山,被认定可以代替井冈山上的朱德“任军事”

6、徐向前收到一张神秘的纸条,与井冈山失之交臂


第二章  红军队里每相违(上)

1、格外信任里的林彪:从营长到主力军军团长(上)

2、格外信任里的林彪:从营长到主力军军团长(中)

3、格外信任里的林彪:从营长到主力军军团长(下)

4、受借重的彭德怀:从军长到红军前敌总指挥(上)

5、受借重的彭德怀:从军长到红军前敌总指挥(中)

6、受借重的彭德怀:从军长到红军前敌总指挥(下)


第三章  红军队里每相违(下)

1、独当一面之前的刘伯承:几度进退的红军总参谋长(上)

2、独当一面之前的刘伯承:几度进退的红军总参谋长(下)

3、尚未“锥处囊中”的粟裕:从率部警卫毛泽东到“粟裕还在”(上)

4、尚未“锥处囊中”的粟裕:从率部警卫毛泽东到“粟裕还在”(下)

5、曲折遇合的徐向前:从“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到“你回来就好”


第四章  沦陷山河寸寸收

1、将眼中“先生”升格的彭德怀:从太行前线到延安后方

2、最早离开抗日前线的林彪:抗战伊始意外负伤,重返前线已是7年后

3、首担一个方面统帅的刘伯承:风雪太行山与延安窑洞

4、梦萦魂牵前线的徐向前:从冀南、山东到延安

5、多是横戈马上行的粟裕:纵横大江南北,被最高统帅预言“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第五章  天翻地覆慨而慷(上)

1、战和交织的内战前奏,五虎将出场三个:东北林彪首掌20余万大军艰难适应;晋冀鲁豫刘伯承、华中粟裕初露锋芒

2、国共内战“爬坡”阶段(一):毛泽东致电粟裕,华野“已表现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

3、国共内战“爬坡”阶段(二):刘伯承奉命千里挺进大别山

4、国共内战“爬坡”阶段(三):林彪索要粟裕和刘伯承的作战经验

5、国共内战“爬坡”阶段(四):彭德怀请求去前线带兵;徐向前迟迟才投入战场,却带来意外的惊喜


第六章  天翻地覆慨而慷(下)

1、国共内战“下坡”阶段(一):黑土地上的较量,林彪承担生死决战之责

2、国共内战“下坡”阶段(二):逐鹿中原华东,粟裕主动请缨,与刘伯承承担生死决战之责

3、国共内战“下坡”阶段(三):彭德怀与徐向前收拾金瓯各有千秋;五虎将兵锋所指传檄而定


第七章  国有疑难可问谁?

1、开国大典前后的五大名将;粟裕准备攻台作战痛失奇功

2、毛泽东首选粟裕挂帅抗美援朝,为其精心挑选两名副手

3、粟裕病倒,毛泽东又瞩目林彪;无奈之下让彭德怀出马

4、彭德怀受命出征将美军打回“三八线”;粟裕主持撤回志愿军


第八章  凌烟阁上大书名


第九章  尾声


 

后记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