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军事思想在审计中的运用 |
杨建勇(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 |
|
|
|
粟裕大将,戎马一生,身经百战,率领华东野战军横扫东南,歼敌百万,夺取了孟良崮、豫东、淮海等重大战役的胜利,被誉为“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在阅读学习粟裕军事文集和回忆录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粟裕军事思想除了在军事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外,其体现出的思路谋略,对审计工作特别是重大问题的审计同样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一是胸怀全局,勇于胜利。粟裕作为战区指挥员,注重从战略全局上考虑利弊得失,自觉以积极有效的局部行动来影响和推动全局。1948年秋,他建议举行淮海战役,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战役发起之时,解放军与敌人的兵力对比为60万对80万,结果却是60万吃掉80万,长江之北全部解放。这样辉煌的战绩既反映了粟裕将军卓越的指挥艺术,也展现了他不怕困难、勇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同理,审计作为经济和社会的免疫系统,有责任、有义务站在国家全局,为促进深化改革、健全法治、维护民生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到审计项目上,就要求审计人员有目标、有决心、有办法,吃透意图,把握大局,提高敏感性,圆满完成审计任务。同时,审计工作常常时间紧、任务重,在查处重大问题时还会遇到许多难点甚至阻力。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是战胜困难的首要条件,这在众多大要案的查处中已被反复证明过。 二是突出重点,关注转折。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抓问题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要抓主要方面。粟裕在其指挥的众多经典战役中,无不牢牢把握这一点,选择重点目标全力投入,一举打开局面。比如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就是他在面对敌人的优势兵力进攻时,缜密分析,大胆决断,对处于敌人中路起主要作用的整编七十四师发起围歼作战,创造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奇迹,一举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这也启发我们,做审计工作时,要在深入调查分析了解的基础上,对重点项目、重点地域、重点问题投入主要兵力实施重点突破。 与突出重点相联系,在时间的要求上,粟裕提出了转折点的概念。他指出,每个战役都有一个对胜负起着决定作用的转折点,要力争转折点在全战役预计时间的二分之一以前,最好在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时候到来,否则极易因时间匆忙陷入被动。在以少打多、形势复杂的豫东战役中,粟裕抓住攻占开封这个转折点,在全战役开始四分之一的时间就占领了开封,从而掌握了战场主动,为下一阶段集中兵力歼灭援敌创造了条件。分析起来,在众多审计大要案的查处中,转折点的出现多是在二分之一以前,这是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经验。因此,在审计项目的进度管理上,要有意识的加强对转折点的理解认识,采取多项措施促成转折点的尽早到来。正面突破不行,就外围取证,手工查账困难,就计算机分析,总之要有时间紧迫感,也要有得力办法。 三是知己知彼,磨砺自身。作为军事家,粟裕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他每到一地,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敌情,察看地图,对敌军的番号、作战特点、指挥官的才能,以及地名、地形和重要目标都烂熟于心。另一方面,他从未离开过一线部队,因而对各部队的指挥员的素质、战斗作风和擅长了如指掌,因此善于针对战场情况和敌人特点,发挥部队和指挥员的特长。审计工作何尝不需要知己知彼呢?对被审计单位和项目的历史沿革、职责范围、业务流程、人员、财务等方面都需要仔细分析,搞好调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打铁先要自身硬。作为从一名普通兵成长起来的统帅,粟裕对射击、驾驶、游泳等军事技能样样精通,对军事著作、中外战史等做过精心研究。同时,他狠抓部队训练,不断推进军事技术的革新,华东野战军的爆破作业战法及率先建立的炮兵纵队在解放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形势的发展对审计人员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财务审计早已被突破,经济、管理、工程、信息技术等都是审计人需要熟练掌握的。刘家义审计长要求提高学习能力,正是审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不二法门。没有艰苦的磨砺,长期的努力,怎能做到厚积薄发,掷地有声呢? 粟裕军事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奇妙无穷,从中汲取营养,指导借鉴审计工作,必将大大开拓思路,推动我们的工作取得更大成绩。(杨建勇) |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50/n1992561/259996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