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培将军(电视连续剧第六集),编剧:龙迅
1、朗威将军办公室
王天培在看阅文件
吴玉章、杨闇公走进办公室。
旁白:自国民党改组,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后,四川之国民党人分左右两派,左派以共产党人杨闇公,李晓亨为首,设省党部于重庆莲花,右派以石青扬,陈敬修为首,设省党部于总土地,两派政见相参,政争非常激烈。
吴玉章见王天培正在理文件,微笑地说:“王将军,来打扰了。”
王天培抬起头来,见是吴玉章俩人,高兴地说:“吴委员,失迎了,失迎了。”
警卫员分别给杨闇公、吴玉章,各上了一杯茶,然后,退出。
吴玉章对王天培说:“我介绍一下,这位是四川省党部主任,叫杨闇公。”
王天培急忙伸手到杨闇公面前握手,说:“杨先生的大名久仰,只是以前无缘见面。”
杨闇公:“王将军率部来川,清剿了竹杠岭土匪,为民除害,得了‘得胜碑’‘得胜旗’等两把万民伞,实在是金钱难已买得的东西。”
王天培笑说:“那小事一桩,还得杨先生持于齿上,如此赞扬。我军距劳苦大众的要求,还差得远呢。”
吴玉章:“王将军文武双全,言辞如此逊虚,拥政爱民,真是让人敬佩。”
杨闇公感慨说道:“现在,四川局势混乱,刘湘、刘文辉、杨森等人,互相争战,事态发生了变化,形势拙拙逼人,世道真暗呀!”
王天培:“这均是军阀割剧所造成的。孙中山先生发表了《北上宣言》重申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思想纲领,主要以武装力量打倒北洋军阀,夺取大国政权,我是非常拥护的。”
吴玉章:“王将军,告诉你一个最近消息,9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第三次对时局的主张,指出目前解救中国的唯一道路,只有人民组织起来,在国民革命的旗帜下,推翻直系,解除一切军阀的武装,尤其要在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一切既得的权利与势力。”
王天培点头赞同吴玉章、杨闇公:“我决心加入革命的行列,要与那些破坏统一国家的反动势力作坚决的斗争。”
吴玉章说:“好!王将军不愧为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
2、码头。日。
嘉陵江码头停泊一艘舱船,吴玉章提起一个皮箱,从船舱里走到岸上,又在人流中步行。
一辆小车开到他面前,停下。
王天培下车与吴玉章握手:“吴先生,迟迎了,请上车吧。”
吴玉章笑着说:“王将军劳驾你了。”
小轿车在公路上奔驰。
吴玉章:“今年二月,我参加广州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本来及时想同你和杨其昌等商谈参加北伐一事,无奈又发生了‘中山舰事件’,北伐受阻,王将军你率部只有留川待命了。”
王天培:“可以,我决定留川待命。”
吴玉章问:“现在黔军在川境状况怎样?”
王天培:“入川以来,我认为,税收已能供给军需,力劝袁祖铭勿再扩张,以免触怒川人,而袁祖铭、何厚光等盲目自大,肆意扩张,亦促使川军联合驱逐。五月九日,我决意单独行动,避开在渝拥袁祖铭势力压迫。”
吴玉章:“你的决定很好,我代表广州国民革命政府对你的行动表示坚决支持和致谢。”
3、四川綦江·日。
大操场内外,人山人海,一片欢腾,洋溢着喜悦气氛。
王天培从一辆小轿车里走下来,身穿就职军装,走上宣誓台。高奏国歌后,向孙中山像行礼,又向将士们行礼。
吴玉章宣读《广州国民革命政府任命书》,“广州国民革命军北伐总司令部和军事委员会任命,王天培任国民革命军十军军长,辖二十八师,二十九师、三十师。”
旁白:1926年,王天培从大局出发,几经与国民革命政府联系,争取黔军全部参加北伐,受到广州国民革命政府的热烈欢迎,并任命袁祖铭为北伐左翼军总司令,率黔军由川出师北伐。部队有第九军军长彭汉章,辖25师师长贺龙,26师师长杨其昌,27师师长毛鸿。第十军军长王天培。第十一军军长袁祖铭兼任,还有五个独立师,总计兵力十万余人枪。
4、綦江军营“栲棚”日
王天培走到发报机前,对发报员说:“电命,二十九师,三十师集结湘西,六月二日前到达。王天培、民国十五年五月八日。”
发报员一边记录一边发电报。
5、闪回:二十九师王天锡由铜仁起程,抵达黔阳。
闪回:三十师王天生从黎平、锦屏、天柱出发,到达溆浦的行军镜头。
6、松桃县城
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地滩上摆有许多各色各样的日常用品和器具,买卖的,卖艺的,玩猴子把戏的比比皆是。
古老墙壁上贴有一张招兵告示。
一群青年围墙边议论告示。
数百青壮年围成一个大圆圈,观看罗启疆习演武艺,舞枪使棒,博得众人拍手赞扬。
王天培走到罗启疆面前,用手轻轻地拍其户膀说:“小伙子,好样子。”
罗启疆警惕地:“没什么,与哥们差远呢?”
王天培:“哪里人士?年纪多了?”
罗启疆看这位陌生的人,盘问得如下劲,欲想发火,但未知底细,只好忍着说:“松桃县人,今年二十三岁。”
王天培又问说:“你为何要招兵买马?”
罗启疆干脆地:“现在世道混乱,土匪作恶,军阀割据,百姓受苦,为维护地方社会秩序,抵御外来势力,使家乡不受蹂躝,而招兵买马。”
王天培高兴地笑道:“你年轻有为,好好的干。”
甘凤章向罗启疆介绍说:“小青年,他就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王天培将军。”
罗启疆目视王天培后面的队伍,激动说:“王将军大名久仰,只恨有眼不识泰山。”
王天培:“小伙子,我也是土生土长的,你只管叫我老王就行了,哦!你叫什么名字?”
“罗启疆”
罗启疆心想王将军没有官架子,如此平易近人,眼睛一亮,要求加入王天培的队伍说:“我想带松桃的几百弟兄参加你的北伐军,去打北洋军阀,不知你肯接收我们吗?”
王天培:“欢迎,欢迎你带兄弟们参加北伐。”
罗启疆跳跃起来地向青年们:“兄弟们,跟王天培将军北伐去。”
青年们喜悦地抱成一团。
7、洪江,誓师北伐。
街上,民众敲锣打鼓欢迎十军,街道两边贴满欢迎的标语口号。
十军官兵身穿绿色军装,步进广场。
旁白:王天培将军兵至晃县芷江之间,解决了巨匪唐大王、唐三王,沿途除其余残匪后,一九二六年八月九日在洪江举行北伐誓师大会。
王天培亲自为誓师大会撰写对联,勤务兵把联贴于大会台柱上,字迹猶劲有力,联曰:“誓统十军,为国为民酬我志;师表万众,灭吴灭曹快人心。”
士兵们的钢枪上,都插上三角彩旗,分别有“打倒吴佩孚!”“欢迎革命军”,“铲除军阀势力。”
誓师台上,座有共产党代表吴玉章,王天培和各师长,气氛非常热烈。
杨胜治师长主持誓师大会,他庄严宣布:“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北伐誓师大会开始,由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党代表,吴玉章,受旌旗给第十军。”
吴玉章把旌旗授给王天培。
一阵雷鸣般鼓掌声。
杨胜治:“请将士们高唱《北伐歌》。”
十军将士大声歌唱:“无颜无耻孙传芳,拥兵数十万,盘踞我三江。海港多,枪炮响,反抗我中央,浙踞我三江。海港多,枪炮响,反抗我中央,浙闽苏皖赣,五省不安康,失败走南京,偷过杨子江,交枪交械,片甲不留,逃跑奔北方,东北张作霖,勾结张宗昌、褚玉严、张作良,联合来反抗,党国有方略,主义有辉光,打倒北京城,看你哪里藏,二次北伐,铲草除根,哪个能够忘!”
歌声荡彻四野。
王天培欣然讲演:“今天,在北伐誓师大会上,上级和政府派来了吴玉章同志,他远道来洪江指导,给予我们十军誓师授旗,我本人以及十军将士,深表荣幸,受到了极大鼓舞。这次大会意义深远重大。国家和人民,对十军寄予重托,寄予厚望。我们这支军队是国家和人民的军队,我们要以革命大业为重,要完成铲除军阀的北伐革命。我们必须同心同德,奋勇前进,为国家,为民族,奋斗到底!今天的誓师大会,给我军增加了勇气,增加了斗志,我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激励我们在革命道路上百折不挠,消灭吴佩孚,曹锟,占领武汉,直捣黄龙,使我们北伐的这面旗帜,飘扬全国,乃至全世界。”
台下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杨胜治:“现由党代表和政府代表吴玉章讲话。”
吴玉章向将士们行了礼,说:“国民革命军北伐第十军全体官兵们:今天,我代表党和政府到洪江对十军北伐誓师大会作予授旗,我感到非常高兴,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王天培,是青年有为的军事指挥员,是革命的军长,上级党很放心,很乐意把钢铁铸成的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愿望绣织而成的红旗交给王天培,交给十军全体将士们,希望十军将士,英勇杀敌,这面红旗标志着全中华民族的幸福和自由。你们任重道远,要完成光荣使命,消灭曹、吴,除暴安良,达到耕者有其田,士者乐其家,商者喜于市的社会境域。
“十军全体将士们,你们这支队伍是钢铁的队伍,是久经战斗考验的革命队伍,你们有一种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团结一致的作风,有一个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的总体目标,我还要重复一句,特别是有一个忠心耿耿、文武全才、以身作则的王天培指挥官,他率领同志们战斗到哪里,胜利就到那里。军人必须效忠于国家和民族,讲信义于社会,于朋友。方能肩负起重任,去完成革命事业,更重要的是,必须依照孙中山总理遗嘱去奋斗,才能达到自由平等的目的。”
接着是一片高呼口号,口号音荡漾四野。
打倒军阀!
打倒帝国主义!
8、洪江街,人声鼎沸。
第十军在誓师会后,举行北伐示威游行,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大张旗鼓地宣传《三民主义》,北伐要意。
甘凤章对民众大讲演:“父老乡亲们,同胞们,‘三民主义’是我们的国策,也是工农劳苦大众所向往的,我们北伐,就是要铲除北洋军阀,去实现孙中山总理的遗嘱,争取统一和平,民主、自由、统一的新中国,打倒帝国主义!”
9、长沙会议
各路将领陆续走进会厅,军事会议厅了挂有孙中山像。
旁白:1926年8月12日,蒋介石在长沙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北伐第二期作战的战略计划,参加会议的有:参谋长白崇禧,政治部主任邓演达,苏联军事首席顾问加仑,陈公博,唐生智及所部军参谋长和各师长,李宗仁及所总军参谋长和各师长,王天培代表第九、十两北伐军出席了军事会议。也是王天培与蒋介石第一次见面,会议后任命王天培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左翼前敌总指挥。
蒋介石:“我北伐军原有8个军,至今年七月以来,有贵州地方军袁祖铭和王天培两军,江西省的方本仁一个军,北伐军总计共有十一个军,总计不到二十万人的兵力,而全国大小军阀合计起来约一百万人以上,目前,我军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基本队伍约十余万人,面对数倍于我的敌军,在占领长沙中,有人提出主张放弃攻取武汉,将主力转攻江西孙传芳,旨在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实质是将北伐战争转为守势。因此,在这里提出来让大家讨论。”
李宗仁站起来说:我个人主张“各个击破”的战略,即直捣武汉,首先消灭吴佩孚,若全师东移攻打孙传芳,待吴佩孚得到喘息之后,其主力重整南下,北伐军将处于腹背受敌的境遇,实犯了兵家的大忌。
蒋介石激动地说:“我同意李宗仁军长的意见,决定攻取武汉,对江西采取守势,战略部署是:第八军唐生智率领你部正面攻岳阳。“
唐生智站立起来答道:“是”
“第七军李宗仁,第四军唐发奎出平江,北取蒲圻,羊楼峒,分别渡江与第八军归复武汉。”
李宗仁、唐发奎一齐站起,同声应:“是!”
“第一军何应钦,第三军朱培德,第二军鲁滫平集醽陵,攸县、茶陵防赣。”
何应钦,朱培德、鲁涂平同声答应“是”
“第九军彭汉章,第十军王天培率部出荆州,沙市,取宜昌。”
王天培,彭汉章站立起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