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初,周恩来总理把粟裕召去西花厅,让他继续留在国务院,以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在当时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身份分管分管铁路、交通、邮电部门工作。在此后数年,粟裕跑遍了沿海主要港口,为海运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港口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堪称为当时海运事业的黄金时代。甚至,对于后来的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粟裕与天津港三期建港工程的故事,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本文将通过讲述粟裕与天津港的故事,再现一个既能打仗闹革命又能搞经济建设的粟裕大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本文将通过讲述粟裕与天津港的故事,再现一个既能打仗闹革命又能搞经济建设的粟裕大将!
1973年,为解决港口“三压”(压船、压货、压港)问题,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周恩来总理向全国发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当年3月,天津市成立了建港指挥部,4月13日天津港第三期大规模扩建工程正式开工。
这期工程计划宏伟、工程浩大、持续时间长,自1973年至1976年,3年国家总投资29906万元,参加这期建港的有来自甘肃、陕西、河北、山东、湖北、湖南、北京等省市几十个施工单位的2万多人,围海造陆8960亩,挖泥1559万立方米,回填438万吨,预制构件142700立方米。建成8个万吨级泊位,改造两个5千吨级泊位及部分库场、铁路、公路等,天津港第三期建港工程的建设使天津港面貌得到改观。
提到天津港第三期建港工程,不能不提粟裕大将。
这期工程计划宏伟、工程浩大、持续时间长,自1973年至1976年,3年国家总投资29906万元,参加这期建港的有来自甘肃、陕西、河北、山东、湖北、湖南、北京等省市几十个施工单位的2万多人,围海造陆8960亩,挖泥1559万立方米,回填438万吨,预制构件142700立方米。建成8个万吨级泊位,改造两个5千吨级泊位及部分库场、铁路、公路等,天津港第三期建港工程的建设使天津港面貌得到改观。
提到天津港第三期建港工程,不能不提粟裕大将。
1970年初的一个夜晚,周恩来把粟裕叫到中南海西花厅,告诉他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分管铁路、交通、邮电部门工作。当时的交通部门受“四人帮”破坏十分严重,铁路运输不畅,港口压船压货严重,处处告急。粟裕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他以犀利的目光冷静地寻找着症结。
1971年7月26日,在交通运输会议上,粟裕批评了某些干部的“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抓安全险上加险”和“怕说不突出政治,怕说单纯的技术观点,怕说穿新鞋走老路”的“三怕”思想。
1971年7月26日,在交通运输会议上,粟裕批评了某些干部的“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抓安全险上加险”和“怕说不突出政治,怕说单纯的技术观点,怕说穿新鞋走老路”的“三怕”思想。
1971年7月底,国务院港口检查小组进驻天津港。8月10日,粟裕代表周恩来总理了解天津港的压船情况并听取了天津港关于贯彻落实中央运输会议、领导班子建设和港口长远规划等情况汇报。当天下午,他为部分干部职工做报告指出,当前压船、压车、压货的问题比较严重,必须动员起来,突击解决压船、压车、压货的问题。随后,粟裕又先后到秦皇岛港和大连港检查指导港口工作。8月20日,粟裕在视察途中发电报给国务院协助周恩来总理主持经济工作的李先念同志,反映了天津港和秦皇岛港的情况。8月24日,根据去天津、秦皇岛和大连等港口的调查情况,向国务院送交了《关于压船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这次压船是在任务未超过历史较高水平的情况下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在装卸船的指导思想上,有指标挂帅的倾向,单纯地追求任务指标,什么好卸就卸什么;二是基层工作薄弱,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三是调度指挥和港务管理混乱;四是有关部门协作不好。
粟裕同志视察天津港后,港务局党委连续召开三次紧急会议,落实中央领导的要求,提出加强管理具体措施,开展“大会战”。在全港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当年三季度全港完成了全年的三分之一的吞吐量。截至12月底,全港共完成吞吐量的801.41万吨,为年计划的106.9%,装卸船只1387艘,装卸火车95855车次。
粟裕同志视察天津港后,港务局党委连续召开三次紧急会议,落实中央领导的要求,提出加强管理具体措施,开展“大会战”。在全港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当年三季度全港完成了全年的三分之一的吞吐量。截至12月底,全港共完成吞吐量的801.41万吨,为年计划的106.9%,装卸船只1387艘,装卸火车95855车次。
然而这只是解决了临时的问题,港口压船局面仍然严重。据统计,到1973年1月,天津港锚地停泊船只竞达五六十艘。1月4日,李先念副总理在国家计委的《生产日报》上批示,码头问题甚多,一定要予以解决。1月15日《沿海港口压船情况》上报国务院后,周恩来总理批示给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请将此事计划会议,列入今年港口疏运计划,同时请上海、天津的同志先和地方打一个招呼,要请上海、天津的同志做一次紧急动员,加快装卸,免招致更大的损失和影响对外的信誉。”
受周恩来总理之托,分管港口工作的粟裕在1973年1月23日到达天津港视察工作,听取了天津港领导班子的汇报,并与天津港的干部职工进行座谈。经过实地调查,粟裕指示,“天津港要适时扩建7~11个泊位,今后还要更多一些”,并指出“加速规划设计,做好准备工作,把铁路先搞上去,以便运输建港物资和材料。”1月26日,粟裕回北京后,即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强港口航道建设的报告》,分别就港口建设问题、远洋船舶的修理问题、港机的配套问题、港口疏运问题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1973年2月2日是农历除夕,粟裕到天津看望了天津港和新港船厂坚持生产的干部、职工,组织召开了干部工人座谈会,并和大家一起过了春节。他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代表总理看望大家来了。快过年了,我们这里出现了压船压货的问题,我们应该共同商讨一个解决的方法,抓革命,也要促生产嘛!”2月15日,粟裕又专门对天津港的生产做出指示,并批评了当时存在的“生产到顶”、“潜力挖尽”的思想。粟裕指出,当前水运工作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很不适应,特别是天津港的压船问题,已成为制约天津港口发展的瓶颈。他要求,坚决消灭“超月船”。他传达了周总理批示并交代了两项任务:一是总结经验为全国交通会议做准备;二是研究一下疏运问题。他强调说:“天津港解决压船问题必须把握住20天以上的船。”在天津港期间,粟裕对天津港和新港船厂进行了仔细的考察。这次粟裕在天津呆了14天。
1973年2月22日,根据到天津港调查了解的情况,粟裕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天津港务局领导班子、关于成立天津市建港指挥部及关于海河建港的设想等建议报告。2月27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国民经济计划汇报时,粟裕向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在全国增建40多个港口泊位的建议。周恩来总理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把港口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现在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并提出“要在三年内改变港口面貌”。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港口建设问题,同意周恩来总理的提议。3月1日,李先念副总理批准成立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粟裕被任命为组长。3月2日,粟裕主持招考港口建设会议。3月6日,国务院批准天津市、交通部《关于成立天津市建港指挥部的请示》。3月9日,粟裕邀请参加全国计划会议的8个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负责同志开会,传达周总理关于“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建议有关省市区由领导同志挂帅,亨利港口建设指挥部或领导小组。遵照国务院的指示,3月28日至30日,天津市建港指挥部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正式成立天津市建港指挥部,天津市革委会副主任兼任总指挥,李中垣、夏骏青、刘树森、周纶为副总指挥,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从此,天津港开始了第三次大规模扩建。
受周恩来总理之托,分管港口工作的粟裕在1973年1月23日到达天津港视察工作,听取了天津港领导班子的汇报,并与天津港的干部职工进行座谈。经过实地调查,粟裕指示,“天津港要适时扩建7~11个泊位,今后还要更多一些”,并指出“加速规划设计,做好准备工作,把铁路先搞上去,以便运输建港物资和材料。”1月26日,粟裕回北京后,即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强港口航道建设的报告》,分别就港口建设问题、远洋船舶的修理问题、港机的配套问题、港口疏运问题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1973年2月2日是农历除夕,粟裕到天津看望了天津港和新港船厂坚持生产的干部、职工,组织召开了干部工人座谈会,并和大家一起过了春节。他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代表总理看望大家来了。快过年了,我们这里出现了压船压货的问题,我们应该共同商讨一个解决的方法,抓革命,也要促生产嘛!”2月15日,粟裕又专门对天津港的生产做出指示,并批评了当时存在的“生产到顶”、“潜力挖尽”的思想。粟裕指出,当前水运工作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很不适应,特别是天津港的压船问题,已成为制约天津港口发展的瓶颈。他要求,坚决消灭“超月船”。他传达了周总理批示并交代了两项任务:一是总结经验为全国交通会议做准备;二是研究一下疏运问题。他强调说:“天津港解决压船问题必须把握住20天以上的船。”在天津港期间,粟裕对天津港和新港船厂进行了仔细的考察。这次粟裕在天津呆了14天。
1973年2月22日,根据到天津港调查了解的情况,粟裕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天津港务局领导班子、关于成立天津市建港指挥部及关于海河建港的设想等建议报告。2月27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国民经济计划汇报时,粟裕向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在全国增建40多个港口泊位的建议。周恩来总理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把港口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现在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并提出“要在三年内改变港口面貌”。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港口建设问题,同意周恩来总理的提议。3月1日,李先念副总理批准成立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粟裕被任命为组长。3月2日,粟裕主持招考港口建设会议。3月6日,国务院批准天津市、交通部《关于成立天津市建港指挥部的请示》。3月9日,粟裕邀请参加全国计划会议的8个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负责同志开会,传达周总理关于“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建议有关省市区由领导同志挂帅,亨利港口建设指挥部或领导小组。遵照国务院的指示,3月28日至30日,天津市建港指挥部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正式成立天津市建港指挥部,天津市革委会副主任兼任总指挥,李中垣、夏骏青、刘树森、周纶为副总指挥,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从此,天津港开始了第三次大规模扩建。
从1972年起,天津港就着手筹备第三次建港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兴建新港第一突堤码头,完善二突堤,起步三突堤,新辟一港池、二港池、三港池、四港池,建设杂货泊位、集装箱泊位、改造盐码头、粮食码头以及筹建新港客运站,新建供油码头及附属设施,建设铁路、公路、仓库、堆场、医院、学校、水厂、电台、职工宿舍及其它港口设施。同年6月,天津港第三次建设被列入国家长期发展计划。
1973年3月14日,交通部水运基建局下达工程概算,并由国家拨款。国务院对天津港的建设除在资金予以保证外,更加重视建设规划的实施。概算批准后,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谷牧、彭敏于4月11日至15日亲临天津听取天津港建港指挥部关于港口建设工作及发展规划的报告,并乘船巡视扩建的准备工作。当年,塘沽10号、11号两个七千吨级杂货泊位建成,码头岸线长355米,水深负6米,新增吞吐能力56万吨。1974年至1975年,塘沽新港第7、8、9、10、11号泊位和三港池22至24号泊位主体工程完工,年增设计吞吐能力349万吨。港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天津港缓解压船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港口建设的重视和各省市的支援,使天津港第三期建港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天津市委还专门派孙敬文、李中垣、路达等担任天津市建港指挥部主要领导,并在1972年11月10日召开天津市支援港口建设动员大会,要求天津市党、政、工、青、妇,以及各区、县、局和千人以上的大厂、驻津部队、天津警备区等,都要认真落实周恩来总理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天津市财贸委、一商局、二商局、粮食局等单位到港口了解建港要求,做好供应。天津市计委、建委、生产指挥部及一机局、一轻局、二轻局、化工局、冶金局、纺织局、电业局、新港船厂、新河船厂、机车车辆厂等单位派出大批人员奔赴港口,解决港口建设中的疑难问题。由于国家的重视,天津市和交通部的直接领导及有关省市、单位的大力支援,天津港的第三期建港工程初战告捷,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津港三期扩建还得到了交通部、国家口岸办、天津市委、各省市和解放军的大力支持。1974年5月至10月,解放军400多人支援港口装卸,最多时达1770多人,分三班作业突击货物疏港运输。为了尽快扭转严重的压船局面,减少经济损失在短期内疏运货物,成立了疏运小组,给突击压船疏运工作创造条件。天津港在港口生产中坚持以猛攻杂货、突击压船为主攻目标,并采用散货船舶装卸杂货、组织驳船木船疏运、港池卡鼓起水、船舶先进后出等有效措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973年3月14日,交通部水运基建局下达工程概算,并由国家拨款。国务院对天津港的建设除在资金予以保证外,更加重视建设规划的实施。概算批准后,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谷牧、彭敏于4月11日至15日亲临天津听取天津港建港指挥部关于港口建设工作及发展规划的报告,并乘船巡视扩建的准备工作。当年,塘沽10号、11号两个七千吨级杂货泊位建成,码头岸线长355米,水深负6米,新增吞吐能力56万吨。1974年至1975年,塘沽新港第7、8、9、10、11号泊位和三港池22至24号泊位主体工程完工,年增设计吞吐能力349万吨。港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天津港缓解压船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港口建设的重视和各省市的支援,使天津港第三期建港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天津市委还专门派孙敬文、李中垣、路达等担任天津市建港指挥部主要领导,并在1972年11月10日召开天津市支援港口建设动员大会,要求天津市党、政、工、青、妇,以及各区、县、局和千人以上的大厂、驻津部队、天津警备区等,都要认真落实周恩来总理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天津市财贸委、一商局、二商局、粮食局等单位到港口了解建港要求,做好供应。天津市计委、建委、生产指挥部及一机局、一轻局、二轻局、化工局、冶金局、纺织局、电业局、新港船厂、新河船厂、机车车辆厂等单位派出大批人员奔赴港口,解决港口建设中的疑难问题。由于国家的重视,天津市和交通部的直接领导及有关省市、单位的大力支援,天津港的第三期建港工程初战告捷,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津港三期扩建还得到了交通部、国家口岸办、天津市委、各省市和解放军的大力支持。1974年5月至10月,解放军400多人支援港口装卸,最多时达1770多人,分三班作业突击货物疏港运输。为了尽快扭转严重的压船局面,减少经济损失在短期内疏运货物,成立了疏运小组,给突击压船疏运工作创造条件。天津港在港口生产中坚持以猛攻杂货、突击压船为主攻目标,并采用散货船舶装卸杂货、组织驳船木船疏运、港池卡鼓起水、船舶先进后出等有效措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经过全港职工的努力,天津港港口面貌日新月异,吞吐量逐年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其中,天津港在1974年全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到1000.3万吨。此外,1973至1978年的短短6年中,港口建设总投资共达49205万元,是天津港前23年(1950
1972年)基本建设投资总和的4.9倍,堪称天津港辉煌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1975年11月3日的《人民日报》和《天津日报》第一版显著位置同时报道《天津新港第三期扩建工程取得鼓舞人心的成就》。
粟裕看到天津港取得的成绩,高兴地说:“传达总理的指示后,你们作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肯定的。但你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充分发动群众,挖掘潜力,把生产指标搞上去。”在这一期间,粟裕将军一直关心天津港的发展和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天津港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文完。有删改。
作者单位:天津港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粟裕看到天津港取得的成绩,高兴地说:“传达总理的指示后,你们作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肯定的。但你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充分发动群众,挖掘潜力,把生产指标搞上去。”在这一期间,粟裕将军一直关心天津港的发展和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天津港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文完。有删改。
作者单位:天津港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