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帅与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中,开国将帅有31人当选中央委员,24人当选候补中央委员,占中央委员会170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的32%。其中开国将帅占中央委员31%,占候补中央委员32%。
开国将帅当选中央委员的有:
朱 德元帅 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彭德怀元帅 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主持中共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兼任国防部部长。
林 彪元帅 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刘伯承元帅 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训练总监部部长。
贺 龙元帅 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陈 毅元帅 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罗荣桓元帅 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总干部部部长。
徐向前元帅 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聂荣臻元帅 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叶剑英元帅 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
粟 裕大将 时任总参谋长。
徐海东大将 无军内职务。
黄克诚大将 时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
陈 赓大将 时任副总参谋长、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
谭 政大将 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任国防部副部长。
肖劲光大将 时任海军司令员,兼任国防部副部长。
张云逸大将 无军内职务。
罗瑞卿大将 时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
王树声大将 时任总军械部部长,兼任国防部副部长。
许光达大将 时任装甲兵司令员。
乌兰夫上将 时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李克农上将 时任副总参谋长。
宋任穷上将 时任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
肖 克上将 时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任国防部副部长。
邓 华上将 时任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
刘亚楼上将 时任空军司令员。
王 震上将 时任副总参谋长、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
肖 华上将 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赵尔陆上将 无军内职务。
谢富治上将 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吕正操上将 时任总参军事交通部部长。
王恩茂中将 1958年增补。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杨得志上将 1966年增补。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韦国清上将 1966年增补。时任广州军区第一政委。
张经武中将 1966年增补。无军内职务。
叶 飞上将 1966年增补。时任福州军区政委。
黄永胜上将 1968年增补。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
许世友上将 1968年增补。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陈锡联上将 1968年增补。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
张达志中将 1968年增补。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
韩先楚上将 1968年增补。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是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全家福”。至1968年,有21位上将、2位中将当选中央委员。
开国将帅当选候补中央委员的有:
杨得志上将 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韦国清上将 时任公安军第二副司令员。
叶 飞上将 时任福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杨成武上将 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防空军司令员。
甘泗淇上将 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许世友上将 时任副总参谋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
杨 勇上将 时任志愿军司令员。
陈锡联上将 时任炮兵司令员。
张宗逊上将 时任副总参谋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李 涛上将 时任总参三部部长。
陈奇涵上将 时任军事法院院长
李志民上将 时任志愿军政委。
苏振华上将 时任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黄永胜上将 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
阎红彦上将 时任成都军区第一副政委。
宋时轮上将 时任总高级步校校长兼政委。
周 桓上将 时任沈阳军区政委。
钟期光上将 时任军事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洪学智上将 时任总后勤部副部长。
王恩茂中将 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万 毅中将 时任总参装备计划部部长。
张达志中将 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兼甘肃省军区司令员。
赛福鼎中将 时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
廖汉生中将 时任国防部副部长。
唐 亮上将 1958年增选。时任南京军区政委。
韩先楚上将 1958年增选。时任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
张爱萍上将 1958年增选。时任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
王尚荣中将 1958年增选。时任总参作战部部长。
刘 震中将 1958年增选。时任空军副司令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