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亚高原侗族大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缅怀敬爱的周总理,亚高原网站本月开设《八十回眸—吕韧敏文选》专栏

$
0
0
八十回眸—吕韧敏文选
◇ 《八十回眸—吕韧敏文选》目录、卷前语、卷一最难忘怀周总理
◇ 周总理关注音乐评论/吕韧敏
◇ 关于《陕北民歌》的播出/吕韧敏
◇ 心灵的碰撞/刘成章
◇ 栽培艺术百花的伟大园丁——追忆两个女民兵舞蹈的诞生/吕韧敏
◇ 遵照周总理指示创作舞蹈《草原女民兵》/吕韧敏
◇ 关于《战地新歌》的出版/吕韧敏
◇ 关于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寿辰的演出/吕韧敏
◇ 《八十回眸—吕韧敏文选》卷一最难忘怀周总理卷末赘语
沈叶露主编 

八十回眸:吕韧敏文选 
目录 

卷一:最难忘怀周总理 
卷二:粟裕活在我心里 
卷三:少小从军遇贵人 
卷四:纪事怀人抒胸臆 
卷五:随军入朝三年多 
卷六:出席国际音乐节 
卷七:巡演三千里江山 
卷八:毋需扬鞭自奋蹄 
卷九:受审一千零一夜 
卷十:结论等了十一年 
卷十一:乐海学泳 
卷十二:诗坛学步 


卷一(现字数约31601字) 

最难忘怀周总理 

吕韧敏 

1.周总理关注音乐评论…………………………………………………………3 
2.关于《陕北民歌》的播出……………………………………………………4 
3.心灵的碰撞…………………………………………………………………11 
4.栽培艺术百花的伟大园丁…………………………………………………14 
5.遵照周总理指示创作舞蹈《草原女民兵》……………………………17 
6.关于《战地新歌》的出版…………………………………………………20 
7.关于亲王寿辰的演出…………………………………………………………28 
8.附录:白仲谦同志函…………………………………………………………37 









编者按: 
吕(韧敏)老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个在国务院机关和华东部队工作的、有缘同奋斗在粟裕学研究旗下的、热情而且有思想的真挚长辈、老师和忘年交朋友。吕韧敏同志系华东野战军六纵(24军)文工团老战士、著名作曲家、《粟裕战争回忆录》整理者之一、原文化部对外文化司司长、北京军区离休干部。主编有《战地新歌》(1972-1976年共出版五集)、《十月战歌》(1976)、《翻开我家老影集》(图文本)(2003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雄风劲旅一路歌:战争年代文艺工作纪实》(2005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含续篇《战地黄花》)。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多篇粟裕真实历史文章,在《粟裕研究资讯》连续发表三篇为粟裕学正名的文章,为张雄文先生《名将粟裕珍闻录》撰写序言发表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提倡粟裕学,在读者和军迷引起很大反响。他是著名军旅音乐家、粟裕学研究概念提出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国务院文化组下面的音乐组工作,多次在周总理领导下工作,并和吴德、刘贤权、于会泳、石少华、王曼恬、狄福才、黄厚民、浩亮、刘庆裳、吴印咸等同志在文化音乐等工作方面均有交道,特别是周总理的教导,吕老的文章详实记录了特别时期的特别事件,弥补了文革时期的中国文艺史和音乐史。经吕老2016年3月授权,亚高原网特别向读者推荐,以飨读者。我作为《粟裕研究资讯》主编、《粟裕学研究》主编、亚高原网站站长,他在电话中还询问粟裕的战友和夫人楚青同志逝世时,告别现场只看到《粟裕学研究》主编吴跃军送的花篮,没有看到人来。作为粟裕学研究者,必须有道义担当和友情隆重推荐吕老师对周总理和粟老总的宣传文章。友情提示:国内外所有报刊杂志发表、转载吕韧敏先生文章均需取得作者和本站同意,特此告知。 
                                             亚高原网 
                                                 2016年3月29日 


卷前语 

凡报刊上记述总理当年对我如何“称道”“赞许”等文字,大家均会快递寄我或是兴高彩烈地打电话给我,问作者是谁?欲知原委!读此类与已有关的文字,当然是极其认真的。但终究弄不清作者何许人。既像那时候一起共事的知情人,又像现如今喜欢道听途说的热心人。所记事情倒是有的,所述细节却有错的,偶尔也有故弄玄虚添油加醋的。比如总理审批《战地新歌》样书,找我去问情况作指示,吩咐弄两份夜餐要我同他一起吃。这当然体现了总理对属下细心的爱护和入微的体贴,尤其处处反映出总理待人的平等和热诚,我是刻骨铭心不会忘怀的;但对此大加渲染为总理特地把我接去谈话,又特地请我吃饭,这就未免离谱了!且不说现在的“请吃饭”是何概念,即便是夜餐也很难与当年相提并论。再如,现在的媒体津津乐道总理当年当众赐我的两顶桂冠“作曲家兼音乐评论家”,却不经意间舍弃了桂冠之前的“青年”二字。按说,转述总理的原话应该完整,少了这两个字显然有失完整。总理语言一向严谨,说话字斟句酌。我清晰地记得总理说此话时从不曾舍弃这两个字,感觉上甚至是强调这两个字;我每每闻之,受宠若惊的同时也似有所悟:他老人家奖掖后生的话里,深深地蕴含着隆隆厚爱和厚望一一总理殷切希望自己的属下日趋长进不辱使命…… 
朋友们老早就劝我自己写,我也想自己写。为写总理,已经记不清多少次拿起笔又多少次放下笔;每次拿笔都心潮澎湃,每次放笔又无可奈何!我的这支秃笔之所以拿起又放下,是因为确有难处。一是深恐会有自诩自炫之嫌;二是须寻访当年共事的同志、查阅当年有关文电,这就不得不旷以时日。我的这支秃笔之所以放下又拿起,则因为接触过的党政军领导人中,总理对人最亲切平等、最体贴关心;所以回首往事,最难忘怀周总理!这里所记,仅是我目睹总理躬亲、亲聆总理教诲的点点滴滴。 
                                吕韧敏 
                                   2016年3月29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