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粟戎生一行到我县考察
|
日期:2015年09月29日 阅读人次:640
|
9月22日,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粟戎生、前驻苏联大使馆参赞、开国中将韩伟之子韩京京一行到我县考察。县长颜虎成、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叶力生陪同考察。
粟戎生是粟裕大将之子,中将军衔。粟戎生一行来到我县胡坊镇胡坊村下街的红4军粟裕部队团部旧址苏家大院参观考察。这里是红4军十三师宋任穷、肖劲光部39团团部设立的地方,也是粟裕曾经工作的地方。粟戎生此行主要是到父辈曾经工作的老区看看,感受老区的发展变化。近年来,我室加大对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力度,红4军团部旧址被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授予“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被省老区办、省老促会命名为“福建老区革命遗址”,粟戎生表示满意,对我县重视和保护历史遗址给予充分肯定,与县领导合影留念,并在父亲的肖像前留影。
期间,粟戎生一行来到瀚仙镇龙湖村铁岭隘的归化之役纪念碑、城关乡坪埠村的毛泽东调查会旧址万春桥、河滨公园和红色历史浮雕,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聆听我办工作人员讲解一个个红色革命历史故事,重新走父辈曾经战斗的地方。粟戎生一行看的仔细,听的认真,还不时拿起手机或照相机拍照留念。
我县是福建省重点苏区老区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属中央苏区二十一县之一。粟戎生希望明溪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加强革命历史遗址的保护工作,把明溪建设得更加美好,老区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曾兆兴1913年5月出生在今明溪县盖洋镇大坑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兄弟三人,他是老大。他禀赋聪颖,对现实不满,在帮助父母干农活之余充分利用时间读书,特别喜欢阅读进步书籍。1928年,15岁的曾兆兴考入福建省教育厅,在长汀新桥创办的省立乡村简易师范学校,1929年在学校加入共青团地下组织,参加革命活动。后事情暴露,国民党长汀驻军于1930年春开学不久的一个深夜包围了学校,开枪示威,当场打死一名学生。从此他们不能继续在学校读书了。
曾兆兴和几名同学决定去苏区参加革命斗争,改姓名为刘永源。到了龙岩闽西苏维埃政府后,参加了共青团训练班学习。时任共青团福建省委组织部长的曾志途经龙岩,发现刘永源革命热情高,便于1930年秋介绍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因为他有文化,是知识分子,便被分配到红一军团十二军二纵队政治部当宣传员。当时二纵队队长是龙普霖,政委欧阳健,粟裕还是团长,宋任穷还是团政委。紧接着他随军参加第二次攻打长沙战役,师部驻扎在离长沙不远的跳马埂,前敌委员陈毅也住在他们师政治部,因此有机会与陈毅认识。陈毅确有大将、儒将风度,行军中还带着一副白象牙棋子的象棋,经常找小刘下棋,但每次都是小刘输,陈毅让他“车”、“马”两个棋子,他还是赢不了。陈毅也喜欢这个“小鬼”,知道他爱骑马,在部队撤退的那天主动和小刘换马骑。小刘骑着首长的白骏马飞奔了30里到达宿营地时,两腿酸麻,站都站不稳了。陈毅风趣地说:“小鬼,味道吧?没有把你跌死还好呢!”红军攻长沙失利,回师途中在浒湾打了个胜仗,到江西兴国又与蒋光鼐、蔡廷锴的十九路军遭遇,战线从泰和老营盘拉到兴国县城,长达80公里,两军战斗三天三夜,虽然十九路军败退,但缴获的战利品不多,好不容易在兴国县城缴获几千斤大米,却被敌人泼了煤油,几乎不能吃。
部队驻扎江西富田时,有一天刘永源握着一支翠绿色的钢笔在写字,宋任穷拿过去用了一下,感觉不错,就掏出身上的钢笔要和他交换。刘永源开始不肯,但宋任穷把笔抓在手里不肯还,说“我用得多,你用得少”,他只好同意了。随后,刘永源所在部队参加了第一次反“围剿”战斗,在龙冈全歼张辉瓒部,活捉师长张辉瓒。宁都起义后,红五军团扩编,刘永源所在的师政委换成张际春,团长粟裕提为师参谋长。龙普霖逃跑被逮捕后,师长改由寻淮洲担任,由于欧阳健政委的器重,刘永源调到师委任青年委员(当时总政治部青年部长是肖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