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达尔港,中国的遵义突围
作者:@super面
上周末发生了两件大事,都是天大的事:
一件是全球刷屏的巴黎恐袭事件,这件事无疑必将改变全球政治、经济的生态与进程。这件事讨论很多,此处不展开——我们虔诚为巴黎祈祷、祝福!
另一件则悄无声息得多,但却同样会改变全球政治、经济的生态与进程,其意义丝毫不亚于工农红军在遵义会议前的艰难突围,她将成为中国真正崛起的强大支点:中国正式获得瓜达尔港的使用权。
2015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将瓜达尔港2281亩土地使用权正式移交给中国,租期43年,中国与各方力量20多年围绕霍尔木兹的争夺终于落下了帷幕。于中国而言,获得瓜达尔港使用权无论怎样高估其意义都不过分:它不仅是中国打入印度洋的一枚楔子,更将为中国崛起插上翅膀。
横在中国面前的一道坎
在海权时代,中国最大的尴尬或者说软肋,是中国并不拥有大洋: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的中国,其本质仍是一个内陆国家,拥有的只是几湾浅浅的海峡(见下图)。
如果说东面的太平洋暂时还只是面子问题,军事价值居多,暂不影响我们的实际发展,则南面的印度洋——这个被印度成为“印度人自己的海洋”,无论怎样强调其重要性都不过分,因为它直接扼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大动脉与咽喉——因为在印度洋没有出海口,中国几乎80%的原油进口必须经过马六甲这个窄窄的海峡再进入印度洋。
“形胜之地”多争执。马六甲海峡由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毋庸多言,谁控制这里,谁就是亚洲海洋霸主。
而于中国来说,它更有着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性。在目前中国的原油进口中,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比例就高达60%,这些石油只能通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运至中国,如果算上从其他地区经由印度洋运输的量,这个比例将会到达到80%,连接着印度洋和南海的马六甲海峡,实则是中国海上贸易的咽喉。
与马六甲海峡而言,虽然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三国共同管辖。但是只有真的到过马六甲的人才会了解,海峡之西口有一条相当于门户的岛链(见上图红框)存在。很不幸,这条位置上应该被划归给东南亚国家的“马六甲海峡西大门”,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归属于印度。
就如格隆汇文章《无路可退的中国》所说,印度将来必然会成为中国在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近些年来,在美国的授意下,印度更是频繁在中国周边海域游弋,并和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实行机制性的联合军演。在印度和中国地缘政治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中国的马六甲海峡通道被截断的风险显而易见,也可想而知。
瓜达尔港后,中国打入印度洋
瓜达尔港东距卡拉奇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重要港口)460公里,西距伊朗边境约120公里,位于霍尔木兹海峡湾口处(进入波斯湾的唯一水道),向北则是印度洋(印度人的后花园)。瓜达尔港身处要地,中国在与美国、新加坡等国争夺了20多年之后,瓜达尔港的经营权,终于回到了中国手中。
将瓜达尔港作为中东至中国石油输送管道的起点,将把经由阿拉伯海及马六甲海峡长达12000公里的传统路线缩短为2395公里,相当于给了中国平添了一个大动脉,其辐射面直接到达南亚、中东、非洲。瓜达尔港对于中国的经济意义无需多言,而这只是瓜达尔港所有价值的一部分。
中国租借瓜达尔港,将极大提高中国能源和贸易的海上运输安全,也能为未来中国远洋舰队进入印度洋维护国际水道安全做出重要贡献。中巴两国有意在该处修建陆上输油管线,直通中国西部。不但能为中国往来中东产油区提供最短路径,还可以绕过海盗猖獗的马六甲海峡,以及局势不稳的南海、东海和黄海水域,确保中国能源安全与稳定,此为其一。
其二,中国海军编队远赴苏伊士运河、地中海、亚丁湾一带参与打击海盗巡航时,瓜达尔港将成为大型舰队沿途补给、维修的后勤保障基地。更不用说我海军远洋舰队从此获得了一个进出印度洋乃至海湾地区的牢固支撑点。
其三,海军航空兵如果从瓜达尔港基地起飞,近可以从背后打击印度的纵深目标缓解西藏方向的军事压力、还可以支援巴基斯坦缓解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海陆全面保卫态势,全力保护巴基斯坦的绝对安全。远可以挥师波斯湾打破美国对霍尔木兹海峡的绝对控制、以实际行动威慑波斯湾美国驻军,最终确保中国-巴基斯坦-伊朗陆路国际通道畅通的最终战略规划。
其四,力量投送的平台第一是军事基地,第二是航空母舰,第三才是普通的舰船、飞机。中国接管瓜达尔港,对美国部署在中东地区的第五舰队而言将是严重威胁。由于瓜达尔港距霍尔木兹海峡很近,我们将借助该港参与到通往远东和欧洲的战略石油贸易,美国的战略和能源安全利益也将由此受影响。发生军事冲突时,若马六甲被美封锁,瓜达尔港还可成为中国在印度洋贸易通道的有效替代路线。
我们将一枚钢钉打入了印度洋,即牵制了美国,又限制了印度,同时确保中国原油大动脉的安全,绝对一举多得的大招!
可瓜达尔港也只是中国未来布局的一部分而已。
瓜达尔港背后是中国的宏大布局
现在的贸易方式和手段依然是以海权为主导,但是维护海权谈何容易,从南海为起点的海上力量,不仅要挑战现有的海权霸主老美,还得和沿线所有周边国家发生直接的利益冲突。单是南海填岛,就已经招来东盟的轮番挑衅,若是到第二岛链之外,阻力将会更大。
当从海上谋求地缘影响力受阻之后,中国顺理成章的开始了宏伟的一带一路道路。
所谓一带一路策略,并非是打通几条海陆同道,而是借由无数的陆海交通要道,把中国附近国家的经脉全打通,这样所有相关的贸易将重新布局,而亚洲,中亚的乃至欧洲的经济将紧密相连,并摆脱某些利益大国的控制。所以“亚投行”倡导的基础建设投资,是出钱给别人修路,修中国到周边国家的路,这些项目都是要中国自己来规划。哪条路往哪开,要开到哪些国家,怎么通车都是中国说了算。
而铁路也不是孤零零的两个点,而是把整个欧亚大陆串联起来,这边起点是中国,而另一头则是符合中国利益的任意一个点。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整个亚洲的规划将由中国来操刀,各位可以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局面。这一招将直接斩断美国的海权优势,同时又可以轻松实现战略经济同盟。
瓜达尔港作为战略棋子,必然是中国一带一路之下的前哨战,把这个经营好了,对其它国家来说具有示范效应。而且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之间最重要的节点,瓜达尔港扩扩展的一路一带,将中国的影响力来扩散到更多国家。借由瓜达尔港,中国成功登陆印度洋,通过一路一带和亚投行,中国把影响力扩散到世界,自此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可以静制动,待布局完成,所谓的“岛链”不攻自亡。
借由瓜达尔港,中国西部亦将崛起
疆独、暴乱、民族问题,东西部发展的严重不均衡依旧是当前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那这些问题的原因呢?技术落后还是劳动力素质低下?以上所谓的西部落后的原因,虽然出自名家之口,而且信众也不少,但是,但都没有切中要害。
西部地区贫穷的根源是资本要素的流动性匮乏!说白了,钱都不往这来,西部怎么富起来。对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中国西部成为资金的必经之地。
(中欧海运贸易线路)
待及中巴贸易通道建成,中国内地去往欧洲和非洲的货物,可以不再先用火车运到上海转船绕道上万公里经马六甲,而直接可以火车到瓜达尔再转船。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喀什和瓜达尔必将成为世界最繁忙的物流中转地。这对巴基斯坦重要,对中国西部而言更加重要。
上海、新加坡、深圳、香港,这些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见下图),无疑都是闪耀的经济明星。而物流的中心就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又一定会派生出贸易中心、商业中心、生活中心、服务中心……
(2014年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
十年前,新加坡仅仅每年的期货交割的金额就超过中国全年的GDP。依靠强大的物流能力,新加坡成为了也是世界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因为为了处理自己的货物,世界各国的银行都需要在新加坡设立分行。一个人口不足500万的国度,外资银行就有几百家,在银行就业的员工就是几十万,为银行服务的行业则需要更多的人。而中国的西部落后于东部,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所以,中巴经济走廊成为中国内陆与中亚、中东、欧洲、非洲的交通要道以后,喀什将成为世界级的物流中心。当喀什成为世界的物流中心以后,为处理本国的货物,各国就会在这里设立银行,于是你就会顺其自然地成为金融中心。当中国内地的货物和资金进出不必再经过上海这样的沿海口岸时,就会为中国的西部带来繁荣,盘活整个内陆地区。
瓜达尔港背后的投资机会
中国要成为全球大国,必然会有超越地区大国的地缘战略和利益诉求。伴随着大国地位的崛起,会有无数的产业和公司将随着中国的壮大而成长。作为一个投资者自然不能忽略背后所隐藏的投资机会呢。
作为中国崛起的重要支点,中方肯定是会不遗余力建设瓜达尔港。港口股自然成为了首要标的,此前珠海港与中海港控就已经签下65亿元大单共建瓜达尔港,以后如何扩建,建成之后的港口交给谁营运,港口物流怎么安排,值得关注。
其次是基建股。按照中巴经济走廊合作协议,将有59亿美元用于公路项目,37亿美元用于铁路项目,所有项目将在2017年前完工。在更长期的规划中,巴铁兄弟还希望向中方取经修建轻轨、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甚至是开通白沙瓦和卡拉奇之间的高铁。
同时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巴国内的能源短缺问题。巴方领导人谢里夫早在2013年上台时就承诺,新ZF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影响民众生活和经济发展的能源危机。而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将有155亿美元用于燃煤、风能、太阳能、水能发电项目。能源股也将受益。
结语
1935年蒋介石集结重兵,封锁长江,严守川黔边境,置我军于绝境。而此刻我党当机力断,挥师东进,再渡赤水,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一举冲出国民党的包围网。这次突围,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也是中国国运的转折点。
我们今天依靠瓜达尔港突围看似无解的岛链封锁,会否异曲同工?
在成功突围,前往遵义的途中,毛泽东写下了气势如虹的《忆秦娥•娄山关》,谨以此诗作为本文的结尾——一起祝福我们的祖国(也顺带祝福我们的投资人):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获得瓜达尔港,不是中国崛起的“遵义突围”
瓜达尔港
无界新闻记者 吴梦启
11月11日,巴基斯坦正式将该国瓜达尔港自贸区的280公顷土地——相当于该自贸区总规划面积的三成——移交给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COPHC),并且给予这家中国公司为期43年的开发使用权。
实际上,早在2013年,就基本可以确定中方将获得瓜达尔港以及瓜达尔港自贸区的部分经营开发权。再倒退十年,2003年瓜达尔港刚开始建设时,很多人就认为这个港口将来一定会是中国人运营。
瓜达尔港是一个被国人长期关注的他国港口。自2003年时任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为瓜达尔港奠基以来,它经历了中国人修建、新加坡人接手管理,然后再度回到中国人手里建设和运营的过程。
瓜达尔港正处于二期建设中
在某些国内媒体看来,中国再度获得瓜达尔港运营权之后,将会在军事、经济上获得巨大利益:
军事上,中国海军获得了阿拉伯海的一个立足点,西可控制波斯湾,东可影响孟买,南可逼近美军在印度洋最重要的基地迭戈加西亚,将极大提升中国能源进口道路的安全性;
在经济上,中国从波斯湾进口的原油在瓜达尔港登陆,然后通过输油管道或是铁路运送到新疆,经新疆的炼油设备加工成成品油,再输送到全国各地。仅此一项,就使得中国免于受制于漫长的运输线以及传说中的“马六甲困局”,即一旦“敌对势力”封锁马六甲海峡,中国能源大动脉立刻被掐断的战略假想。
除此之外,瓜达尔港还被认为将极大带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
因此,有些媒体把中国重获瓜达尔港称为中国崛起之路上的“遵义突围”——1935年,红军在贵州被严密包围的情况下,最终通过遵义会议确立了新的军事路线,随后四渡赤水,跳出包围圈。
由于用语刺激,这样的文章获得极高的阅读率。然而,瓜达尔港对于中国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无法成为波斯湾中国油库码头
首先来看瓜达尔港的具体情况。
该港口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西距伊朗边境120公里,东距本国最大城市和港口卡拉奇530公里。它位于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波斯湾入口处,与隔海湾相望的阿曼最近直线海上距离为380公里。这里夏季炎热,冬季温暖,物产不丰,只有渔业相对发达。
刚开始兴建的时候,整个瓜达尔地区人口不过数千人。港口陆地呈一个倒“T”字形伸入海中,北部有两处高地俯视整个海湾,最高海拔约300米。瓜达尔港区受到季风期盛行的西南季风影响较小,潮汐变化不大。港区自然水深2-10米,经疏浚后最大水深可达16.8米。公开刊物上引用的数据一般称港口平均水深14.5米,基本保证可停靠排水量8-10万吨的阿芙拉型油轮(吃水12.2米),15万吨级及以上的油轮和散货轮无法停靠。在防城港船务代理公司工作多年的部门经理赵春竹告诉无界新闻(微信ID:wujienews)记者,由于受到自然条件限制,瓜达尔港的货运吞吐量不会达到广西第一大港口防城港的水平。
那么,瓜达尔港是否能够成为中国从波斯湾进口石油的入口呢?
2014年,防城港的货物吞吐量为1.15亿吨。同年,中国进口原油3.1亿吨,80%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因此,再怎么建设瓜达尔港,恐怕仍有超过一半的中国进口原油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况且,瓜达尔港也不可能专门给中国供油。
有媒体认为,只要在瓜达尔港和位于中国新疆的喀什之间建成输油管道,就可以把经由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长达12000公里的传统运输线路缩短至2395公里,也可节省大量运费。这个想法确实诱人。但问题来了:这么多原油运到喀什,即便当地有充足的炼油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成品油还是要远距离输送到内地主要消费区。而喀什到甘肃兰州的直线距离,就有近2500公里,遑论运输到中东部。所以,总的运费是省不下来的。
瓜达尔港地理位置图
还有一组数字可以对比一下海运和管道运输成本:2006年,用超级油轮从波斯湾运送一船(170万桶)原油到日本,成本是每桶1.61美元;2008年,美国、加拿大计划修建一条全长约1900公里的输油管道(比想象中瓜达尔至喀什距离还短一些),经计算输送成本为每桶7-10美元。由于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该管道项目成本变的愈加高昂已被搁置。因此,将原油从瓜达尔港经管道运到喀什的成本,或许要比将原油从波斯湾船运到上海的成本还要高。
最要命的是,中巴之间不可能修建输油管道。“2007年就论证了,不修输油管道。主要是地理,成本太高,后期风险太大。”外交学院副教授林民旺对无界新闻记者说。要修这条管道,就要翻越喀喇昆仑山,而那里经常有地震发生。
瓜达尔港建设运营充满不确定性
当然,作为严重缺乏能源、电力供应不足的巴基斯坦来说,它的两亿人口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从瓜达尔港上岸的石油给巴基斯坦倒是正好。
同时,瓜达尔港作为重要物流港口,也分散了巴基斯坦的战略风险。全国第一大港卡拉奇离印度太近,安全始终是一个问题。瓜达尔港正好可以作为一个备胎。
这个备胎后面还有更复杂的背景。巴基斯坦内部政治势力大致分为几派:东部旁遮普省的谢里夫派、南部信德省的布托派、西南部俾路支省的分离主义势力以及西北部的部落联盟区,以及,军队方面。
瓜达尔港和与之配套的中巴铁路具有重要经济意义。铁路应该通过哪里?巴内部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客观上看,不管铁路通过哪个派系的土地,瓜达尔港本身已经在俾路支省了。这有利于加强这个偏远省份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瓜达尔港与巴内部利益争夺密切相关
不过,别说拟议中的中巴铁路,瓜达尔港目前连一寸铁路都没有,只有一条N10沿海高速公路(全长653公里)与卡拉奇联接。由于两个港口在物流货运上的同质性,实际上这条高速公路并无太多商业价值。另外一条正在修建的M8内陆公路,全长800余公里,基本与N10平行,在卡拉奇所在的信德省北部纳入全国公路网。
瓜达尔港北部正在修建的新国际机场,预计仅有一条1500米长的3C级跑道,只能起降“运七”这样的中短程支线飞机,不足以起降大型宽体干线飞机。
铁路,公路,机场……瓜达尔港的基础设施缺口巨大。已经投入和将要投入的都是真金白银,并且能带来相关的就业税收,但随之增加的各种不确定性也不容忽视。
“一带一路”倡议重启瓜达尔港建设
再来看瓜达尔港的军事意义。
有媒体认为,以后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护航终于有了补给基地。另外一些媒体则称,入驻中国海军的瓜达尔港将对中东的美海军第五舰队构成威胁。对印度的军事威慑作用就更不用说了——将来印度半岛东西海岸都会有中国海军出没。
对于在亚丁湾护航的中国海军舰艇来说,的确可以在瓜达尔港进行补给。不过,中国已经有望在亚丁湾国家吉布提建立一个军事基地,护航的海军舰艇就近补给将更加方便。因此,瓜达尔港的军事补给意义相对来说就没那么重要了。
中国海军通过瓜达尔威胁美海军第五舰队,这种看法有点天马行空。就瓜达尔港的地形而言,大陆架宽度只有20-60公里,向外即为平均水深3000米以上的阿拉伯海,极为适合水下舰艇活动——这就意味着,美军第五舰队只要出动两艘核潜艇,就可以堵住整个港口。
瓜达尔港位于波斯湾出口处,和平时期是上好的物流基地,战时则是兵家必争之地。届时,除非派上一整支舰队控制住阿拉伯海,否则港口被封锁是大概率事件。所以,瓜达尔港的军事价值不宜被高估。
瓜达尔港有一定军事价值,但不宜被高估
况且,中国开始建设瓜达尔港的时候,似乎并非以该港口的军事价值作为首要考量因素。
据不愿公开姓名的巴基斯坦外交官向无界新闻记者提供的信息,2006年瓜达尔港一期工程完工后,即被交予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运营,期限为40年。这位外交官透露,当时巴方本希望中方接下港口运营权,但中方不愿接盘。而一位长期在巴基斯坦工作的中国投资者对无界新闻记者分析,PSA接收瓜达尔港也有其优势——该公司运营的新加坡港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港口之一,巴方自然希望PSA的进驻能让瓜达尔港更有效地“展开商业运营”。
也有一些说法称PSA受到某些大国的背后推手,高价竞标瓜达尔港。但是,至少中方当时认为这只是个商港,并无意一定拿下。
PSA接手后,瓜达尔港一直在赔钱运营。到第五年,PSA放弃了。据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报道,导致PSA失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连通瓜达尔港和巴基斯坦内地的高速公路始终无法建成;其二,是PSA扩建港口的时候巴方未按照原定计划在征地工作上予以配合。
巴方的工作不力,导致在瓜达尔港只能做一点转口贸易。而在附近几百公里海域内,有阿曼的马斯喀特港和伊朗的加斯科港这样非常成熟的转口贸易港口,瓜达尔港自然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2013年4月,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接手港口经营权。当年5月,李克强总理出访巴基斯坦,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倡议。同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瓜达尔港和中巴铁路是中巴经济走廊的一体两面,不可分离。两者互相促进才能推动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和全面发展,进而带动巴基斯坦全国经济一体化。巴基斯坦的棋眼活了,才能够辐射中亚和中东,带动“一带一路”的发展。这才是中国“接盘”瓜达尔港的意义所在。如果没有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撑,瓜达尔港还会沉寂一段时间。
所以,瓜达尔港的意义与其说是中国地缘政治的“突围”,不如说是中国对外经济新格局的“奠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