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我的侗乡(十行组诗)
献给我的故乡新晃侗族自治县。
——题记
水光(侗族)
八公桥消逝在故乡故人的梦里
三十年河东你抵挡过上游朝阳水库平溪的山洪
三十年河西你连接了贡溪皂溪云溪上学的梦想
桥上扶罗中学的师生战战巍巍过桥打凉水
桥下云溪丈溪的孩童欢欢喜喜跳水打命共
开辟晃州的吴公世万五房富来公的老祖坟盖天堂
晒过真金白银的溪口呦是斩龙掌过老场的花街路
水磨坊打米用碗升的阿婆 油炸坊吃一瓢菜油的阿公
夜半照鱼照得一大锅鱼的阿爹 还有哼唱侗歌的亲人
八公桥,八公桥哦
八公桥消逝在故乡故人的梦里
扶罗天王坝 晃县亚高原
2003年晏家乡侗族青年姚茂洪开始进行红米挖掘和保护工作。 姚茂洪把这种红米命名为“侗藏红米”。在县里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湖南新晃侗藏红米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姚茂洪任理事长,几年来,他努力在扶罗、晏家等六个乡镇推广种植,目前面积达到1000多亩。2014年6月12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部公布全国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湖南新晃侗藏红米种植系统成为湖南当年唯一上榜遗产项目。
绿水不知疲倦从坝上走过灵水
青山不识鸟音从坳上飞来空山
平溪流韵飞山村飞山庙飞山公
六十华诞天王坝天王盖天王会
当过海军的南海舰队老战士、76岁高龄的姚沅志叔叔
招扶一季国家农业文化遗产宝贝——“侗藏红米”
来拍丰收的怀化电视台记者一起我们去看望他对着镜头连声说:
感谢党感谢政府!为农民扶贫送来致富米!侗藏红米出好酒!
扶罗天王坝 坝坝好人家
晃县亚高原 路路侗寨美
一九八一年的晃县,一九八一的浮桥,一九八一的龙溪口
在“鲁郭茅巴老曹”之上、差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沈从文大师白描过此地的愚弱穷
知名作家、记者冯英子先生携手《中国晨报》行走潕水河上笑慰众山文学社的侗族青年
晃县一中创始人教育家族舒润、舒守恂父子联袂《红叶集》《东山集》走进《侗族文学史》
闻一多、曾昭抡 梁思成、林徽因率领西南联大200多名师生闪过小提琴声的篝火晚会
任弼时、贺龙 关向应、萧克、王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二方面军的红色马灯仍亮红色
被水运宪老师改名田大榜的原型湘西巨匪姚大榜打死黄埔一期张本清的龙溪口传说飘远
晃县剿匪英雄成长的后代王建伟中将、抗美援朝的匪籍团级指挥员、晃县剿匪的英雄雕塑
晃县剿匪民兵的后人作家蒲钰用《边城汉子》演绎湘西汉子的汉子蛮、霸和浩瀚的胸怀
晃县、浮桥、龙溪口,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处遗迹
一九八一年的晃县,一九八一年的浮桥,一九八一年的龙溪口,我一中读书高65班来过
作者简介:水光(1967-),侗族诗人,属羊,研究粟裕、林彪两只“羊”。真名吴跃军,网名亚高原侗族大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扶罗镇云溪村溪口人。知名侗族文化学者,粟裕学研究者。曾任众山文学社社长(新晃、靖州),湖南粟裕研究室主任兼《粟裕研究资讯》主编、侗人网副总版主、亚高原·粟裕学研究馆站长(备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粟裕研究组成员、靖州(绥宁)组组长、副秘书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湖南省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长沙市、怀化市作家学会会员。怀化市粟裕研究会筹备委员会顾问、桂林市新四军研究会顾问、怀化市雪峰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华民族全书《中国侗族》学术顾问、湖南新晃侗藏红米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总顾问、《中国侗族军事史》编写组组长,诗选《星星鼓楼》、《侗族诗选》、《思金米——怀念粟裕诗选》主编。出版编辑《苍松劲草》、《粟裕之谜》、《粟裕血与火的交响》、《粟裕学研究》等粟裕学研究等著作20多部(本)。
联系邮箱:502wu@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