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成立侗学研究会 [2010-11-10 16:27:34] |
为加强侗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促进民族进步,11月7日,玉屏自治县成立侗学研究会。 省唯一的侗族自治县。近年来,该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加强侗族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发展。挖掘和传承方面 ,整理出版了《玉屏侗族文化》、《平箫玉笛》、《侗乡无处不欢歌》、《玉屏古今诗词选》、《碧山堂诗抄》等100多万字的侗 族文化资料。加强保护方面,维修了县城钟鼓楼、野鸡坪风雨桥、新建了侗家鼓楼、朝阳民族村寨等侗族标志性建筑,成功申报玉 屏箫笛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赶坳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制定了贵州省首个县级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玉屏 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今年8月1日开始施行。推进发展方面,先后举办中日韩国际箫笛艺术研讨会、中国玉屏 箫笛艺术节和多届侗族文化艺术节,今年11月7日,又成功举办了中国箫笛艺术节暨全国箫笛演奏邀请赛,全国九大音乐院校箫笛演 奏者云集玉屏,同台献艺,共谋发展。同时,还组织开展了玉屏箫笛走进杭州、走进香港、走进央视等重大外宣活动,扩大玉屏箫笛和侗 族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侗族自治县侗学研究会”,拟定了《侗学研究会章程(草案)》,发展会员88人。在当天的成立大会上,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组成人 员,其中会长1名,执行会长1名,副会长5名,秘书长1名,常务理事31名,理事18名,这些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将为推进玉屏经济 社会和侗族文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铜仁日报 --责任编辑:莫薇 |
县侗学研究会第一次理事会召开
6月14日,县侗学研究会第一次理事会在县卫监局五楼会议室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侗学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传达了省地侗学会精神,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县侗学会全体理事参加会议。
会上,学会执行会长洪嵘回顾总结了侗学研究会成立以来工作的开展情况。自2010年11月7日县侗学研究会成立以来,学会建立和完善了内部工作机构,明确了相关职责,健全了内部管理机制;组织会员开展调研,对《侗族通史》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为编辑出版《深山赶坳》、《玉屏箫笛》两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前期工作;开展了对周边侗族县的考察调研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了上级侗学会举办的相关活动;并增补了两名理事。
学会副会长汪兴传达了省侗学会精神。要求尽快建立通讯员网络,积极对上级投稿,确定了今年的年会主题为:侗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并决定推荐新店乡朝阳村参加全省《魅力侗寨》评选活动。
会议要求,县侗学研究会理事会全体成员要积极起到带头作用,发动全体会员深入调研,并提供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会上,学会副会长杨显政对全体理事各自的研究课题进行了安排布置,并对论文撰写要求进行了说明。
下阶段,县侗学研究会主要围绕编辑出版《玉屏民歌民谣》、筹备开展“赶坳”活动、积极开展调研撰写论文等工作展开。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侗学研究会会长姚余良强调,玉屏侗学会是玉屏最重要的社团组织,大家要加强学习,加强交流,多开展调查研究,多与省、地侗学会沟通,加强与兄弟县市、特区的联络,为玉屏侗族自治县侗学研究会工作多作贡献,努力为玉屏经济建设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