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亚高原侗族大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粟泽沅将军(侗族)生平革命事迹

$
0
0
粟泽沅
怀化市情网 www.hhsqw.cn 2015-9-7 10:20:17

——粟泽沅将军生平革命事迹

    粟泽沅,男,侗族,湖南省会同县人,1915年10月30日(农历乙卯年九月廿二日巳时)出生于会同县攀龙桥乡洞头山村烂泥冲一个农民家里,在半耕半读中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15岁时离家赴桃源县陬溪镇二叔家做书童,陪堂弟读书。1935年12月,粟泽沅在常德加入抗日进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奔赴延安,从此走上了戎马生涯的革命道路。

 

从“鸭司令”到“民先队”员

    泽沅小时候是一个放牧鸭子的好手,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鸭司令”。十一二岁时,他家和村里几户人家合伙养鸭,共计饲养了三千余只鸭子,交由他放牧。他赶着这三千多只鸭子,在一个地方让它们啄食一阵后,便赶往另一个场地。开始转移场地时,这支庞大的队伍,一群往东走,一群就往西行,东拦西阻,难以集中成行,很不听指挥。他灵机一动,马上就想出了抓“号头鸭”的办法。首先,控制住三五只鸭子作领头鸭往前赶,并不断大声呼号:“来!来!来……”。其他鸭子立即闻讯跟上,几千只鸭子很快就成群结队地跟着“号头鸭”,朝着一个方向转移。人们经常看到他独自赶着三五只鸭子朝前走,后面成百成千的鸭子,摇着肥胖的身躯,一只接一只,一批连一批地跟着,浩浩荡荡,好似“大军过境”。老人们赞扬说:“粟家的老三这孩子有能耐,十来岁的人,把几千只鸭子管的服服贴贴,将来长大了一定有出息。”平日,泽沅一边放牛、砍柴,一边读书。他家有四兄弟,人口较多,家境不宽裕,他父亲为减轻负担,决计将他送到二叔家,给二叔的独子当陪读。泽沅的二叔在湖南省桃源县陬溪镇做木材生意,任该镇“会同木业公会”会长。1930年下半年,不到15岁的泽沅,离开父母,奔走他乡谋生。在二叔家,他一边陪着堂弟上学读书,一边做些家务粗活。半工陪读,劳苦生活的锤炼,使他懂得了人生的艰辛,更加奋发求学。在学堂里,一边照顾堂弟读书,一边自己拼命学习。回到家里,帮助堂弟复习功课和做好家务活之后,便抓紧读书,努力吸收新知识。勤奋使他这个“陪读生”的学习成绩远远超过了“正式生”。泽沅在沅澧小学读了三年级之后,便考入了常德的省立三中附属小学读四年级,高小毕业时荣获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常德省立第三中学初中部第二十班读书。

    泽沅到常德省立第三中学读书后,视野更加开阔了。1935年,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泽沅与进步同学一道,积极支援并投入这场爱国运动。在斗争中,同学们互相传阅进步书刊,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鲁迅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痛打落水狗》;艾思奇的《哲学入门》以及《读书·生活杂志》、《大众周刊》等进步书刊,从中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是年12月,粟泽沅在常德省立第三中学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进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积极从事学生运动,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他经常与民先队员一起在街头巷尾讲演、张贴标语、出墙报,宣传抗日。在学校积极团结老师与发动同学投入抗日救亡活动,与反动当局及其操纵的反动学生组织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学校反动当局经常派军事教官、教务主任等人,深夜搜查学生宿舍和自习室,查禁进步书刊。为了警告他们的反动行径,泽沅参与了进步学生对反动教官的惩罚活动。一天晚上,最反动的军事教官郭克文刚走进自习室,早有准备的进步同学,突然熄灭电灯,一拥而上,把他包围起来痛打了一顿。

宝塔山下光荣入党

    1937年“七·七”事变后,泽沅等民先队员的行动引起了国民党常德县党部的注意。国民党反动当局企图逮捕他们。在十分危急的关头,进步同学商议决定投笔从戎,奔赴延安。他们的行动得到了进步教员李记今老师的全力支持。李老师早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与毛主席是同班同学,他非常赞同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故极力支持泽沅等同学去延安参加革命,并让自己的儿子李明松一同奔赴延安。李老师立即写了一封给毛主席的信,嘱咐他们到延安后直接找毛主席。

    泽沅与申济文、罗健西、陈瘦时、李明松等五位同学临走的头天晚上,在校的三十多位进步同学为他们开了欢送会。第二天天未亮,守校的老工友给他们开了校门,初二十班寄宿生和其他班进步同学送他们到南门码头上船,依依不舍。到达长沙后,又有姜明斋、李振军两人参加进来,抵达郑州时,他们所带的路费用光了。在信阳,泽沅带的一只箱子又被人偷去,衣服等全部家当丢失,盘费也没有了。他们就以流亡学生名义爬上去西安的火车。到达西安后,又遇到了湖南省高级工业学校的肖克材、熊漠远两位同学,九人日夜兼程,徒步向延安进发。一天晚上走到三原县城时,遭到了国民党宪兵的搜查和盘问。他们声称自己是流亡学生,要去陕北公学院读书。宪兵不准去陕北,说:“你们要读书,到洛阳去读。”他们立即随机应变答应第二天就去洛阳。骗过宪兵后,于当天深夜,逃出三原县城,他们沿途向老乡们讨点饭、喝口水、风餐露宿,行程900余里,1937年11月终于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革命圣地延安,冬令时节的气温比南方要低的多,北风呼号,寒气袭人。泽沅与同学们衣着单薄,但心里热乎乎的,他们深感这里山亲水亲人更亲。延安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连空气都要新鲜一些。在招待所住下,休整一个星期之后,毛主席在自己的办公室兼卧室亲切接见了他们。屋里摆了一张桌子,几条凳子,炕上铺着一床半旧的苇席,苇席上只有一床被子,炕周围摆满了书。墙上挂着一张全国地图,上面画了许多红线。毛主席与他们亲切地一一握手,让坐,亲自递烟、倒水。大家看到毛主席这样和蔼可亲,紧张、拘束的心情很快就平静下来。毛主席看了李记今先生给他的信后,很高兴,询问了李记今先生的情况和湖南常德地区的情况。李明松向毛主席报告了他父亲的情况,申济文将常德地区学生运动的情况向毛主席一一作了汇报。毛主席听完他们的汇报后,征询他们有什么打算和要求。他们说:“在常德时就看到了陕北公学院招生的广告,我们想到陕北公学院去学习。”毛主席欣然应允,立即亲笔给陕北公学院院长成方吾同志写了一封信,介绍他们去学习。临别,毛主席亲自送他们到大门口,嘱咐他们在革命队伍里,努力学习,锻炼成才。

    在延安的宝塔山下面,有一排排泥土筑墙,草苇子盖顶,再撒上一些泥土铺在上面压住,遮挡风雨的简易棚子,这就是陕北公学院的校舍。全国各地来的革命青年就在这里学习、锻炼、成长。泽沅他们拿着毛主席写的介绍信到陕北公学院报到,经成方吾同志安排,编在陕北公学院第八队。在极端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开始了紧张地学习与训练。学民运、学游击战术、练摸爬滚打。操练的运动量很大,但伙食却很差。平日喝小米粥、吃小米饭,没有菜,炊事班将锅粑铲下,每人分给一小块当菜,吃的很香。每个星期仅改善一次生活,吃大米饭或馒头,加上一碗白菜汤,汤里参有一些肉星子,管吃个饱。有一次改善生活,泽沅那一顿饭就吃了十二个馒头。北方的冬天,气温越来越低,泽沅衣着单薄,在来延安途中,因箱子被盗,衣服全丢失了,仅穿两件单衣,在零下几十度的寒冬,从未间断学习与操练,导致左腿严重冻伤,几乎被锯掉,他以极大毅力,忍住创伤痛苦,配合医生的救治,保全了左腿,经受了陕北严冬酷寒的考验。泽沅在陕北公学院曾先后多次聆听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讲课,认真地将革命理论记在笔记本上,铭刻在心里。这年12月,他在公学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公学院毕业后,被选送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继续深造。

    泽沅在“抗大”延安总校第四期第二大队学习了六个月,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提高了对革命战争的战略思想和战术理论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为他以后在革命战争中,无论是在上级领导下或单独率部活动中,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的演讲。泽沅荣幸地聆听毛主席的讲演,有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抗日战争的征途。泽沅心里更踏实了,充满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决心坚定不移地跟着党,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而战。 

火线赴任奋勇抗日

    1938年8月,泽沅在“抗大”毕业,上前线的前夕,与李振军、罗健西、陈瘦时、李明松相约去向毛主席告别,他们一同来到毛主席的住处。这时,毛主席正在办公室门口,看见他们来了,很高兴,亲切地迎了进去。热情接待革命老乡,拉起了家常。他们也如同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一点也不拘束。毛主席听他们汇报了学习情况后,很欣慰地说:“你们政治上更加成熟了,军事上长了才干,你们学习得很好。但学习还才开始,你们还要到中国这所大学校去学习,继续到革命这个大熔炉里去锤炼,在实践中再学习,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才能驾驭战争,完成好革命的任务。”泽沅把毛主席的这又一次的亲切教诲,牢牢地记在心里。告别时,毛主席送他们到办公室门口,大家心情非常激动,心里暗下决心:毛主席啊!我们决不辜负您的教诲与期望,在即将开始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勇往直前,努力奋斗,再接再厉,一定做出新成绩来报答您对我们的亲切关怀!

    毕业分配命令下达了,泽沅与二大队一部分学员组成一个队,共120人,下设三个区队,每个区队四个班。泽沅这个区队分配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他任区队政治战士,负责四个班政治思想工作。在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途中,经过晋西北贺龙同志的住地,贺司令员闻讯,非常高兴,亲切接见了他们,还在这里举行了一场篮球友谊赛,并亲自上场参加比赛。晚上举行了文艺晚会,欢送“抗大”毕业的同志们上前线。休整三天后,贺龙派部队护送他们顺利通过封锁线,到达晋察冀根据地。此时,正值“九·一八”七周年之际,泽沅他们正好赶上参加了晋察冀边区政府和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联合举行的“九·一八”纪念大会,聆听了聂荣臻司令员的讲演,进一步激发了奋勇抗战的革命激情。会后,宣布命令,粟泽沅同志分配到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任第十一大队五连指导员,第二天就上前线了。

  第三军分区司令部驻曲阳县下河镇。他们到达下河时,部队正在与日军作战,打得很激烈。吃过晚饭,他和一同上任的连长(一位老红军)火速赶往连队。在马田村与敌人激战已经打了三天三夜,全连一百多人,只剩下三十余人,枪支、手榴弹散满阵地,原来的连长、指导员和三排排长都负了重伤,被送下了火线。连队干部只剩下一排长和二排长,带领三十余名战士坚守阵地。黎明前,泽沅与连长集合全体人员,作自我介绍,正在介绍中,敌人就上来了。连长命令撤退,泽沅带了一名老战士率二排去占领村北小土坡阻击敌人,掩护连长率一、三排和连队人员向后山撤。他将地上撒下的手榴弹挂满腰间,背了好几条枪,冲向小土坡,带领二排迅速占领了制高点。甩了一排手榴弹,把敌人压下去,连长率同志们安全撤走了。紧接着,泽沅指挥二排向后撤。这时,敌人又发起了进攻。他当机立断,带了一名战士坚守小土坡,阻击敌人,命令二排撤出。随即,他用手榴弹猛烈地攻击敌人,把敌人压住之后,自己和那位战士也迅速撤出了战斗赶上了队伍。这是粟泽沅同志第一次带兵与日军打的第一仗,时年22岁。从此,泽沅英勇地浴血奋战在华北抗日战场上,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

1943年正月在河北省完县给指战员上拥政爱民课

 

  在此后的反“扫荡”斗争中,粟泽沅和战友们一道深入各村庄,组织民兵游击队,成立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地雷战、地道战,粉碎日寇的扫荡。1939年3月,粟泽沅率部参加庞家洼大战,他带领一连首先冲入村里,全力配合兄弟连队,歼灭日军荒井大队的两个中队,毙伤日军中队长以下130余名,俘日军4名、伪军18名,缴获迫及炮一门、重机枪8挺、轻机枪18挺、子弹两千余发等。1939年11月,泽沅率部参加银房、雁宿崖、黄土岭战役。在雁宿崖,他率重机枪班与其他兄弟部队一道,全歼日寇迁村大队五百余人;在黄土岭,他指挥重机枪班,参加击毙日寇“蒙疆驻屯军”总司令阿部规秀中将之战,歼灭鬼子900余人。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粟泽沅参加了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的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他与战友们一道破井陉、战阳泉、打涞源,杀得鬼子魂飞胆丧。涞源战役中,泽沅因阻击任务完成的好,在全团干部大会上受到表扬。百团大战后,为粉碎敌人对我根据地的“扫荡”与“蚕食”,我军于1940年12月中旬发起了阜(平)王(快)战役。在此战役中,泽沅率全连参加王林口伏击战,重创日寇。1941年至1942年是敌后人民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泽沅与战友们共同克服重重困难,用马料作口粮,一天转移几个地方,随时与遭遇之敌交战。1942年,泽沅奉命调到团里任侦察连指导员,经常带领一个手枪班或一个排,出没在敌占区,侦察敌情,为团首长部署与指挥战斗提供可靠的情报。为解决军民生活急需的食盐,他率领一个侦察排,组织与掩护千余人,通过敌人封锁线,从敌占区背回一批食盐,解决了军民急需。为减轻人员负担,解决部队供给问题,党号召开展大生产,粟泽沅率领全连在警戒线上一边作战,一边生产,度过了抗战最困难的时期。当时,泽沅写了一篇“警戒线上的大生产”通讯报告,受到三分区党委通报表扬,三分区文工团根据这篇报导编了一个歌剧在三分区进行宣传。为大反攻准备干部力量,1944年,粟泽沅被调到军分区教导大队政训队任指导员,为部队培训政治干部。1945年,他又被调到军分区第二团任总支书记,负责全团的党务工作。

 

英勇驰骋解放战场

 

    日寇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发起了猖狂的进攻。1946年元旦刚过不久,蒋介石企图在1月13日午夜《停战协定》生效之前,抢占古北口要地,切断我华北与东北解放区的联系。当时古北口虽在我手中,但守备兵力很少。敌九十二军,十六军在密云、石匣一线已集结了四个师,最近的距古北口仅有50余华里。我晋察冀军区一旅距古北口百余里,泽沅在该旅二团任党总支书记,二团距古北口150余里。面对严峻的形势,全旅指战员必须先敌之前到达古北口。泽沅协助马团长率二团与全旅一道于1月11日凌晨从虎什哈地区向古北口挺进,经过一天一夜强行军,傍晚就赶到古北口,比预定时间提前六个多小时,取得了古北口保卫战的主动权。12日早晨,敌军分两路向古北口进犯。我军作为一梯队的一团、三团奋起阻击,古北口保卫战打响。二团作为二梯队准备随时参战,泽沅负责抓一营,严阵以待。我军一梯队打得十分英勇顽强,有的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反复争夺,反复冲杀,一直打到15时,敌人付出1000余人伤亡代价,攻战了288.8高地、211.0高地、馒头山等阵地。15时30分,旅首长命令二团夺回失去的阵地。二团立即组织了全团的迫击炮,轻、重机枪火力,泽沅带一营与全团指战员开展猛烈地反冲,夺回失去的阵地。13日上午8时,敌人开始集团冲锋,当敌人接近我军前沿阵地时,全团轻重火器一齐开火,一排排手榴弹投向敌群,先后连续打退敌人五次冲锋。中午,我军发起全面反击,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敌群,打得敌人尸横遍野,战斗胜利结束。在古北口保卫战争中,二团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受到上级通令嘉奖。随后泽沅又参加攻打大同之战,扫清了外围之敌。

    十家甸战斗后,为使冀中、冀西连成一片,野战军司令部决定由“四纵”攻克保南最后一个敌据点——定县城。纵队首长决定三十二团担任主攻团任务。泽沅时任该团党总支书记,团里研究三营为突击营,由他带领与三营长刘凤珂共同实施突击任务。营里决定八连为突击先锋连,泽沅与八连长赵晋友负责指挥。1947年1月28日6时发起总攻。八连在炮兵、机枪火力掩护下,抬起云梯靠上城墙,泽沅和指战员们从东门冒着枪林弹雨纷纷登城。四班长王祥海第一个登上城头,掩护全连迅速扩大突破口,团主力遂突入城内,开展激烈的巷战,全歼守敌3000余人,保南战役胜利结束。“纵队”党委授予八连解放定县“登城先锋”锦旗,荣记集体大功,四班长王祥海亦荣记大功。战斗结束后,泽沅调任三十三团政治处副主任,参加扫清石太线残敌的战役。接着,他参加了朱德总司令亲自指挥的河北省青(县)沧(县)战役、河北省清风店活捉国民党军长罗历荣的歼灭战与解放石家庄等战斗。解放战争迅猛向前发展,战斗一线的基层干部需不断地解决战斗补员、准备解放全中国。华北军区第四纵队十一旅组建了一个教导大队,泽沅任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在战争中培训连、排、班干部,以实战为主,经常随旅部行军作战。泽沅率部参加攻打昌黎县城、西拔子地区截击战、新保安攻坚战,歼灭敌三十五军。1948年,粟泽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十九兵团六十四军一九一师五七一团政治委员,参加平津战役,率团参加包围北平城,争取历史名城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后,泽沅马不停蹄地和指战员们一起奔赴山西太原。在解放太原的战斗中,他负责率部夺取飞机场,占领太原大侨。阎锡山在太原城内外埋了不少地雷,阻挡我军进攻。在攻占飞机场的途中,泽沅不慎踩响了一个地雷,他赶紧趴下,但被地雷掀起的土盖了厚厚的一层,警卫员急得哭了,好在没有受伤,过了一阵,泽沅站了起来,继续向前冲,组织指挥打下飞机场。又率部参加攻城,解放太原,接着参加解放大西北的战斗。1949年9月,泽沅率部继陇东800里追击战后,直捣宁夏首府银川,守敌送出信来表示愿投降。师部命五七一团先过河,泽沅带了一个营先行过河入城。敌人派车来接,泽沅与指战员在车上荷枪实弹高度警惕,防止敌人捣鬼,从南门进城后,他立即部署全营上了城楼,控制城南,迎接大部队进城,1949年9月22日,胜利解放银川,宁夏宣告和平解放。

   

1949年12月于陕西省岐山薛家村

   粟泽沅同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十余年的人民革命战争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浴血奋战,战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上校。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为新中国发奋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调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担任代理审判员,在高院工作八个多月,办理了一百多个民事案子。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粟泽沅同志带头自愿报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立即得到批准,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任东北空军后勤部军械处政治委员、计划处处长,及时保证了志愿军空军部队的武器弹药供给。抗美援朝胜利后,1953年至1955年7月,泽沅进入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后改为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政治部任讲师室主任,后任防二师政治部主任。随后,于1957年至1959年任北京空军高炮一一O师政治部主任。1960年至1967年任北京空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1968年至1969年任北京空军粮城五七干校政委。1970年至1973年在陕西西安市庆安公司任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4个月后,到北京空军后勤部任副政委。1979年至1981年任北京空军工程部顾问。粟泽沅同志在人民空军的革命队伍里奋斗数十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保卫祖国和建设人民空军的伟大事业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粟泽沅同志1981年7月离休,副军级红军。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被空军评为先进老干部。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