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亚高原侗族大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一封六十四年前的莫斯科来信——雪峰战神、抗日名将粟裕苏联治病之谜/吴跃军(侗族)原载《鼓楼》2015年

$
0
0



















一封六十四年前的莫斯科来信

——雪峰战神、抗日名将粟裕苏联治病之谜

湖南·吴跃军(侗族)

 

 

64年前,一封莫斯科来信,揭示了二十二年不下火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理论家粟裕为什么到苏联治病之谜。在写作《沧海一粟——毛泽东与粟裕》收集材料过程中,发现了一封粟裕的信,反映了44岁老兵统帅粟裕的气质和风采。现将信的内容首次披露如后,以期供后人研究。

    粟裕同志195158在苏联莫斯科治病时致华东局刘晓、魏文伯、吴仲超诸同志信(信为繁体字)

 

刘晓、文伯、仲超诸同志:

    到达苏境已有五个月了,真想不到会拖得这样久。

    新年左右曾托冯文彬同志带到陈饶首长信一件,报告到此后的情形,以后曾邮寄一信由三野军区同志转报的,未知收到了没有。

首先讲讲我的病状,一到莫斯科后即被介绍到他们这儿的皇宫医院检查,经两星期的检查,认为脑神经主要系因受伤次数较多,且有两次均伤及神经(左身及头部),脑子里尚有二处弹片存留着,因此影响到了神经。

其次长期紧张疲劳过度也是主因之一。我十余年来,一直肠胃涨痛,每天晨三时后即因涨而不能入睡,在国内对此病也未弄出结果,而这次检查认为是胃酸过少、消化不良所致。随及介绍入吉斯洛优特斯克(高加索地区)城修养,经两个月时期。院中除洗矿泉浴外,其它也别无治疗办法(捉他们医生也表示对神经系统的病症尚难捉摸,且他们这里因一般健康状况好,每年都有定期休假,这类的病并不常见。)但因离开了工作环境,脑子到的确能休息了下来。故两个月来,在脑神经方面收到了较国内休息较大的成绩。睡眠由三四小时增加到七小时。只不过还不能阅读文件报纸,但肠胃确一无进步。到了两个月的末期,更时常腹痛,特别盲肠部份时刻作痛,又发起痔疮,因那里主要系疗养,治疗较困难,故又回到了莫斯科(三月六日返抵莫)。二次又入皇宫医院,复经两周检查,诊断为慢性盲肠炎,需开刀。另外,肝脏里有寄生虫(大约是一种分枝虫),医生意见认为虫的数量大约至多,决定首先开刀。当时预计开刀只需十至十五分钟,局部麻醉对脑子不会有影响,并说我多年来肠胃涨或与盲肠慢性发炎有关,故于四月三日开刀。岂知开开后,盲肠竟找不到了。经十余分钟后因疼痛难忍临时改用全身麻醉,仔细查看,才发觉盲肠由右边已到了左边,而左边一根S形的肠子到了盲肠的位置,两个肠子且扭结在一起,有一个地方缩得很细很细,经过了一小时又廿分钟的手术,拠医生谈已将盲肠割去,且拨正了肠子的位置。至此医生才估计为何长期肚子涨痛,乃是因为肠子位置不正确,且有一根已经缩小了,食物困难通过所致,且说如现在不开刀,发展下去后果甚坏,肠子将完全阻塞。开刀后的头五天痛苦异常,甚至自觉不能忍受,经一星期后逐渐转好,现伤口已完全长好。但虽为时已有一月,精神与身体离复原均还很远。肚子仍时疼痛,腰亦作痛,睡眠状况亦太差,非服安眠药不能入睡,且已根本不能阅读东西,甚至连党报也不能看了。虽然医生说这些现象会慢慢的消失,但因时间已拖得这样久,而成效还不知何日。每一念及国内同志艰苦工作,而自己身在度外,不禁忧心似焚,在此蒙受着很好的招待。但因生活习惯多有不方便之处,特别国内消息十分隔膜,故尤感寂寞。这便是我的近况。

    你们身体如何?工作谅必异常忙碌?华东局诸同志均健康否?这是最多念的问题之一。

    半年来华东工作定有极大开展,如你们有暇请能介绍些情况,以慰渴念。

    至于苏联的情况,因为我们还没有能去作什么参观,而华东有历次出国的代表团,想你们一定知道得很多了。但我们即从马路上、医院内及日常生活中也深深的体验到人民生活的美满和幸福,以及具备着高度的纪律性。莫斯科这城市管理得异常有秩序,人民生活也异常有秩序。早晨九时左右,街上行人纷纷,全是上班去的,下午五时又纷纷下班,对休息的权利异常尊重,如有一个礼拜日或纪念日因公未放假必得补放。有些工作时间长的,不能定时的如汽车驾驶员,传达……,则隔日休息。除此每年尚有专门的休假的日子。因此一般的人切是身体健康、红光满面(当然此点在我们国内势难办到)。对劳动力组织得很好,妇女参加工作极其普遍,而且所占比重极大,医院、博物馆、电车站、司机、火车站、商店,凡我们所接触的地方,无一处没有妇女,且均超过男子,男子大约是集中在劳动强度更高的部门去了。不用大套的理论就使人觉得苏联这样伟大的建设,若是没有妇女参加是绝不可能获得的。

    我们此次出国,临行时得你几位帮助最大最多,给你们的麻烦也最多。到此后仍时在感谢,听说刘晓同志此次已决定来苏,而临时又落了空,未免扫兴,但我身在苏联的人到恨不得立刻回国。当然以健康的身体而能有机会到各处参观是会与我们坐以待病的人有迥乎

不同的情绪的,希望你们能有机会再来。

    病中特别渴望国内的信件,如有暇,请你们能来信。

    来信请寄:(俄文地址文略)。中国驻苏大使馆我收。

    并请将我的情况转报陈饶首长及其它华东局同志。

楚青及小戎均还可以,他们问候你们几位。

 

                                              粟裕

                                              85

 

    作者简介:粟裕(19071984),湖南会同侗族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理论家、政治家。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中央军委常委负责人、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顾委常委等

职。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时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华东局常委、华东局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党委第二书记。

收信人简介:刘晓(1908-1988),湖南辰溪人。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外交活动家。曾是解放前后中共上海地方组织的主要领导人。时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华东局台湾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历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党委副书记、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外交部顾问、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身陷囹圄7年多。后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魏文伯(19051987),时任华东局秘书长。湖北黄冈人。历任最高人民检察署华东分署检察长、华东军政委员政治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副部长、中共上海市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候补书记兼秘书长、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华东政法学院第一

任院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文革中受林彪、江青迫害、诬陷。1979年平反,先后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兼秘书长、国务院司法部部长等职。

    吴仲超(1902-1984),江苏南汇大团镇(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拓者。时任华东局副秘书长。历任中共华东党校副校长兼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副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助理,故宫博物院院长兼党委第一书记(19541月一198410)。政协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信中人物简介:

    冯文彬(1911-1997),时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陈饶首长: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华东局第二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长、上海政协主席陈毅(1901-1972)和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政委饶漱石(1903-1975)

    楚青及小戎:楚青(1923-  )系粟裕夫人,小戎系粟戎生(1942-),粟裕长子,后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将。

 

    粟裕是中央和毛主席批准到苏联治病的。为此,1950811将粟裕为书记的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前委撤销,新成立华东军区党委由陈毅、粟裕、唐亮担任第一书记和第二、三书记,负责华东军区和第三野战军的领导工作,粟裕在南京的工作后由陈毅负责。原来7710日,中央两次开会成立东北边防军,任命粟裕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海军司令员肖劲光为副司令员,总政副主任肖华为副政治委员。此前粟裕一直担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前委书记、华东局负责军事的常委、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台海战役总指挥、华东局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工作极其繁忙。而在淮海战役,因为七天七夜连续指挥不睡觉引发美尼尔氏综合症。此时正复发高血压、肠胃病和美尼尔氏综合症。714经中央批准到青岛治疗。不料他的病情日益加重,头疼眼晕得非常厉害,不仅难以坚持工作,甚至不能左右环视,吃饭时只能把饭菜摆在正面一条线上。81粟裕遵照毛泽东710717两次要求他“于八月上旬来电报告身体情况”的电令,特地托到青岛探望的公安部长罗瑞卿带信给毛泽东。他首先报告了自己的病情依然严重:“在此休息期间除两手已不如在宁时之颤抖外,头晕头痛症并未见好转,文件书籍均不能阅读,每日只能看看报纸,且每次不能超过二十分钟,出外游览超过一小时,亦即头晕目眩不能支持。因新任务在即,而自己病症未见转好,心中甚是焦虑,以致愈加不能定心休息。”88,毛泽东收到了粟裕托罗瑞卿转交的信,对粟裕的病情十分关切,当即复信:

    粟裕同志:

    罗瑞卿同志带来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为系念。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休养地点,如青岛合适则在青岛,如青岛不甚合适,可来北京,望酌定之。

    问好!

                                                   毛泽东

                                                   八月八日

 

    粟裕将这封毛泽东的亲笔信保存了多年,在19834月才赠给中央文献研究室,同时亲笔作了如下说明:“这是1950年我在青岛休养时向主席写信报告我的病情后主席给我的回信。信中所指新任务是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因我的病经久未愈,后来改由彭德怀去担任了。”

    195012月在中国革命长期斗争中,粟裕先后六次负伤,颅内、体内留有弹片、弹头,加上多年戎马生涯,长期紧张的作战指挥。身体受到严重损害,多次发作高血压、头晕、头疼、肠胃病。经中共中央批准,由楚青陪同粟裕到苏联治病。为此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特意开了致苏共中央兹介绍中共中央委员粟裕到苏联治病介绍信。其实粟裕当时还是中央候补委员,一直到八大才成为中央委员。

    信中说:“因受伤次数较多,且有两次均伤及神经(左身及头部),脑子里尚有二处弹片存留着”、“长期紧张疲劳过度也是主因之一。我十余年来,一直肠胃涨痛,每天晨三时后即因涨而不能人睡”,这是有原因的。

    粟裕之路是从学兵、班长到连指导员(连长)、大队政委(营级)、支队党代表、队长、团长(团级)、师长(23)、军参谋长(24岁军级)、军团参谋长、军区参谋长、司令员(28)、野战军司令员(39)、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41)、三野前委书记、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47)、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中央军委常委负责人(第一次60岁,第二次68),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不拉,从士兵到野战军统帅到全军总参谋长到中央军委核心中枢。而他的身体经过十年土地战争、八年抗日战争、四年解放战争百战百胜六次负伤。

    在炮火纷飞的战争环境里,粟裕身经百战,九死一生,曾经先后6次负伤,其中3次重伤,左臂和头部落下残疾,右臂中的弹头在体内留存了近22年才取出,头部内的弹片则伴随着他的骨灰洒在了全国9个省市的大地上。

    第一次负伤:19271017,南昌起义失败后,敌人大军压境,起义军主动撤兵南下。粟裕随朱德经平和、永定、上杭,到达闽西南的武平。这时,蒋军钱大钧部穷追起义军至武平城下。为保存革命火种,朱德令粟裕所在的那个连队掩护大部队转移。时任班长的粟裕在排长的带领下,在西门外一座山岗狙击敌人。夜幕降临,连队完成任务后正准备撤退,忽然,一颗子弹从粟裕的右耳上侧颈骨穿过,顿时血流如注。他昏迷过去,排长过来摇他,见他没有一点反映,以为牺牲了,便取下他的枪,三鞠躬后带领剩下的战士默默地走了。粟裕从昏迷中醒来,周围死一般的静,枪也没有了……。他忍着剧痛,滚下山岗,艰难地赶上了部队。

    第二次负伤:1929430,粟裕随部队离开井冈山,出崇义,战大庚,折南雄,过三南,夺瑞金,拖得尾追之敌疲于奔命,狼狈不堪。大年初一,红军在瑞金、宁都之间的大柏地设伏,击溃敌人两个团,俘虏800余人,趁势挺进宁都。当晚,宁都守敌赖世琮还以为大柏地战斗是他们得胜了,正在设宴庆贺:“朱毛共匪在大柏地全军覆灭”,美酒佳肴,香气四溢,吆五喝六,猜拳行令。正疯狂时,红军似神兵天降,出现在宁都城下,枪声掺和在喜庆的鞭炮声里,城门口那些喝得醉醺醺的官兵来不及反应便纷纷倒下。时任三连连长的粟裕进城后,直朝赖世琮的盛宴奔去。有一个士兵正解手,看到大队红军涌来,立即大喊。惊愕的敌人慌忙举枪射击。乱枪中,粟裕被击中臀部,他一声不吭,忍痛追击敌人,直到战斗结束。

    第三次负伤:19302月,粟裕刚刚担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第二支队政委。在富田同国民党十五旅作战时,他想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几次冲锋都未凑效,他急了,夺过一挺机枪,就往前冲,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粟裕只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一块锐利的弹片深深地嵌进了他的颅骨。因当时医院条件简陋,无法进行大手术,只好用纱布将头部紧紧缠住。这块弹片伴随着粟裕度过了漫长的54年。在淮海战役中,他受伤的大脑因长久思考问题而发烫,医生给他做了一个简陋的“健康器”,头发热时,就把它戴上帮助头部散热,这也解决不了问题,他头部还是又烫又痛。他总是不言不语地用冷水浇头,头昏目眩,每根头发像钢针往里扎,手都不敢碰。直到198425去世,遗体火化时,大家才从他的骨灰里将弹片筛出来,竟不是一块,而是三块。

    第四次负伤:19335月,红一方面军进行整编,粟裕由红四军参谋长改任红十一军参谋长。在硝石战斗中,面对优势的敌人,粟裕和政委肖劲光指挥部队守住阵地。随后,他率部反攻,冲在前面,左臂不幸中弹,警卫员要他退回阵地,他一把将警卫员推开,继续往前冲。战斗结束后,粟裕住院治疗,医院遭到敌人的袭击,粟裕伤口未愈,挺身而出,组织医务人员和伤病员突围。因奔跑剧烈,辗转避敌,延误了治疗时间,粟裕的左臂终成残疾。

    第五次负伤: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转移。7月,红七军团作为抗日先遣队率先北上。930,任军团参谋长的粟裕在指挥作战时,被敌弹击中右臂。他用布包扎后,忍痛继续指挥战斗,直到部队趁着夜色突出敌人的包围。埋在右臂中的子弹头匿居了17年,直到195011月,右臂疼痛难忍的粟裕经毛主席批准,才到北京医院治疗,才把弹头取了出来。

    第六次负伤:1936年夏,粟裕率所部红军长途奔袭云和县以南的敌据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守敌。激战中,粟裕的脚踝又不幸中弹,由战士们抬回到根据地。

    粟裕头部两次负伤,在武平战斗中,子弹从他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过;在水南作战中,被炮弹炸伤头部。手臂两次负伤,在硝石与敌作战中,他左臂负重伤留下残疾;在浙西遂安向皖赣边的转战中,他右臂中弹,新中国成立后才取出子弹。除此之外,1929年攻占宁都时,他臀部负伤;1936年在云合开展游击战中,他脚踝负伤。

    19302月下旬,作为支队政委的粟裕与支队长肖劲光率部随红四军进军赣南地区,在吉水、吉安的南部水南,参加了消灭进犯赣南苏区的国民党军唐云山独立十五旅的战斗。在激烈的战斗中,突然敌人一发迫击炮弹打过来,在粟裕身旁爆炸。粟裕只觉得头部被猛地一击,就倒在地上,昏了过去。战士们看到支队政委头部负伤,满脸是血,急忙跑过去帮他包扎伤口,并要抬下战场。粟裕苏醒后坚决不肯,刚说完“别管我,快去追击敌人”,又昏了过去。当时,粟裕年仅23岁。送到后方医院后,医生给他清洗了伤口,治疗三个多月后才伤愈归队。水南战役,红四军消灭敌一个旅的兵力,缴获了大批枪炮。在以后的革命岁月中,战事一紧张,或者工作一劳累,粟裕就常犯头痛头晕病。原本以为他是被炮弹片炸伤而已,不料,弹片一直留在他的头颅内。54年后,1984215,粟裕遗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负责火化炉的老师傅得知火化的是仰慕已久的粟裕大将的遗体时,内心充满了对他的崇敬之情。在筛选骨灰中,老师傅和粟裕大将的长子粟戎生特别仔细。在火化炉床上捡扫骨灰时,他们忽然从头颅骨灰中发现一块直径约有黄豆大小和两块绿豆粒大小乌黑色薄片小东西,拿起一看,是三块残碎的弹片。当时,粟戎生特别吃惊,难道父亲生前的头痛病,就是这三块弹片引起的?他立刻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悲痛之中的母亲楚青。楚青手捧着三块弹片,似乎找到了丈夫多年头痛的真正原因。楚青老人及全家把这三块弹片视为传家宝。20033月,她得知军事科学院筹建院史馆,亲自把其中一枚赠送军科院史馆陈列,把另两枚交给大儿子粟戎生保管。她说:“把弹片交给军科,是我们家人的想法,也是它最好的归宿。”

    但苏联医生检查脑部有2块弹片,还有1块弹片肯定是身体上存留。

    19518月身体基本痊愈。9月从苏联回到北京。101,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国庆阅兵典礼上与粟裕亲切交谈。

    随后1112中央调粟裕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副总参谋长,195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67年任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分管国防工业,铁路、交通、邮电、港口建设、造船统筹,1967年和1975年、1977年三任中央军委常委、负责人,1980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当选中顾委常委。开始了三十三年的中央京官生涯,直到198425病逝,火化找到三块弹片。

这封信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成为粟裕学研究和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

 

 

                                原载《鼓楼》2015年第4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