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高原:平溪流韵时光老场—纪念19860808众山文学社成立32周年暨文艺报刊发消息29周年
http://www.xinhuang.gov.cn/xhfq/msly/jwyj/201709/t20170902_30485.html
任时光流逝,老场溪口永远是我故乡。
十七年生命的成长,十七年父母的时光,十七年梦中的老场。
流韵平溪点点滴滴心事事事更新,时光老场平平淡淡经历历历在目。
如今三十二年过去,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山还是那座山,溪还是那条溪,学校还是扶罗中学、扶罗小学,而扶罗已经不是扶罗了。扶罗从公社到乡,从乡到镇,从小镇到大镇,把平溪三乡镇新寨、扶罗、李树合并,是平溪流域重镇——新晃九镇之一了。
讴歌平溪,礼赞新晃。当年扶罗镇编辑出版了侗乡第一本和湖南第一本乡镇级乡土散文选叫《平溪流韵》,省作家协会会员、县侗学会副会长舒维秀主编,省侗学会副会长湘椿老师和侗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水光忝列编委会副主任,全国侗族文学学会暨省侗学研究会会长吴宗源老领导题写了书名。一些朋友看了很喜欢。如玉屏籍的著名作家、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北京密云县文联主席黄松柏就评价说:湘西的文人带有匪气,土匪带有诗意。点评文集“平朴中闪耀优美,严谨里流露抒情,小我的感念凸显时代的印痕,短幅的篇章包容深切的爱恋。”有三个特点:淡淡的水墨风景画是它的特点。美妙的风情录也是它的特点。众多风俗的展示还是它的特点。充分肯定:一个镇推出了一部散文集,足见扶罗的文化底蕴,也说明地方官是有文化、懂文化、爱文化的,历史会记得小而不小的事。陈通宪在《广州铁道》和《边城晚报》发表评论《满溪春水,一坡明月》称:据了解,这是侗族和怀化我市第一部以一个乡镇为题材的纯散文集,它的开创意义是不言而誉的。该书有名家谢冕、孙南雄和老湖等书写扶罗尝新节及扶罗美丽的自然环境、勤劳的人民的力作,更多的是在外地工作的游子和扶罗中学平溪文学社社员的朴实而又深情的作品。我研读着这本其貌不扬、内容不俗的集子,感到很是欣慰,我想它的出版意义已经大大超过了书的本身价值。溯源平溪,台湾省新北市有平溪区,贵州省玉屏县有平溪镇。平溪镇,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县府所在地。平溪,黔东玉屏的一条河流,古名雄溪,今名舞阳河,从玉屏县城穿城而过。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设立平溪卫,卫指挥同知许升;河流名变为行政地名。清雍正五年(1727),撤平溪卫,建玉屏县。1984年,玉屏县更名为玉屏侗族自治县,所在城关镇更名为平溪镇。明清时期,平溪卫产竹箫,“音韵清越”,贵为贡品,亦名“贡箫”,因产于平溪,又名“平箫”。1915年与贵州茅台酒一道,在美国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荣获世界金奖的民族乐器。看来雄溪(今潕水)是大平溪,扶罗这个平溪是小平溪。新晃全县水域宽广,有大小河流260条,属长江水系的沅水主要支流——舞水河流经县境,还有四大水源平溪、西溪、龙溪以及经芷江流入清水江的中和溪贯穿东南西北。美丽的平溪河,发源于新寨坝坪哨山区并流经朝阳水库和贡溪凸龙山并流经板凳坡水库,地跨湘黔两地,千百年来,平溪河——扶罗河奔腾不息,在流经扶罗大坝和扶罗侗寨时沿中学、小学转了一个弯,与来自贡溪的皂溪、云溪衔接,像半岛一样,孕育了众多的先哲贤圣和风流人物,留下许多栩栩如生的动人故事和哀婉清秀的美丽传说。
平溪不仅是流经侗乡腹地的自然河流,平溪还是一条流向侗族文学的河流。我怀念扶罗重阳坳会写的句子被县文化馆老师奖励新伍角纸币算第一次得润笔的高兴日子,我怀念有杨玉翠、杨国材、杨永安、杨汉唐、吴从松、姚茂椿、姚茂茳、杨忠煜多方鼓励在扶罗小学、扶罗中学办文学社刻印平溪文学的日子,我怀念有乡宣传委员徐朝大、舒毓湖、姚沅辉等参加在扶罗乡政府办公室召开在外学子座谈文学的日子,我怀念在新晃烟厂会议室举行了有著名作家杨立中参加的新晃文学座谈会活动的日子,我怀念在芷江红楼召集参加湖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座谈会的侗族作者笔会的日子,我怀念在县文化馆舒精华老师策划下出版首次众山文学社社员文学作品专版的日子,我怀念出版《粟裕研究资讯》、《粟裕学研究》的日子里,我怀念中国作家协会机关报《文艺报》1989年7月1日首次报道众山文学社的消息,随着《侗族文化词典》、《侗家人》、《中国侗族》、《侗族通史》等均记载着众山文学社事迹的日子。我怀念感恩扶中传承有人,扶罗中学平溪文学社出版《平溪文学》在指导老师杨榴英指导下获得湖南省首届十佳百优文学社团的日子。众山文学社成立于1986年8月8日新晃扶罗,其宗旨是为侗族人民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曾先后编辑社刊《平溪诗讯》、《众山通讯》和《干栏花讯》,主办过“平溪诗会”(1987年8月,新晃扶罗)、“亚高原文化座谈会”(1989年8月,新晃烟厂)、“怀化地区侗族作者座谈会”(1992年11月,芷江)三次大型文学活动,得到王朝垠、韩少功、朱正、冯英子、吴廷栋、孙健忠、郑国乔、柯原、林河、张人位、谭士珍、邓星煌、杨志一、邓敏文、杨进铨、黄松柏、吴大华、刘芝凤、孙南雄、龙燕怡、杨立中、李苑、杨林、徐昌才等名家扶持,社员作品杨武元的短篇小说《白翅》在《湖南文学》发表后荣获湖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奖,杨标、舒维秀、吴跃军等人的散文、杂文、评论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网征文先后获奖。众山文学社由吴跃军牵头经过8年时间主编第一本侗族诗选集《星星鼓楼》并由贵州民族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全国政协常委吴廷栋教授题写书名,著名诗人柯原先生作序。放飞亚高原,发扬无名树精神。曾任湖南省侗学研究会副会长的姚茂椿政务繁忙的同时不忘精神追求,努力用文字表达文学心声,是知名散文家、诗人,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放飞》和散文集《苍山血脉》,作品多次在征文获奖。创始人吴跃军(水光),侗族文学学会、中国民协稻作文化委员会、省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粟裕学研究开创者,出版诗集《如鹰飞翔》、《水光诗选》、长篇人物传记诗《粟裕:血与火的交响》(再版)、纪实文学《苍松劲草》、《粟裕之谜》,主编《侗族诗选》、《怀念粟裕诗选》多本诗集,参加《侗族通史》等多部著作编写,是《中国侗族》学术顾问,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原社长舒维秀(边村)编著出版的六部著作诗集《月下松涛》、《晃县小记》、《平溪流韵》、《 诗韵晃州 》、《侗人言语》、《风言风语》,是省作家协会会员,侗族文学学会、省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原秘书长杨标,出版小说集《昨日重现》、长篇小说《赶尸传奇》《蛊毒镇》,是省作家协会会员。原副社长陈通宪出版散文集《落叶的声音》,是中国散文家协会、省作家协会会员。原副秘书长吴继忠,出版情感散文集《又见桃花红》。其闪小说多次获奖,是中国闪小说学会会员,省闪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原副秘书长雄黄,夜郎文化旅游(新晃)首席策划人,编著出版《中国诗歌地理•怀化九人诗选》、诗集《岑庄》,是中国诗歌学会、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诗体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民族文学》创研部主任、评论家杨玉梅亲自为其作序《生活的印记与诗意的光芒》,在国家级报刊多次点评新晃籍诗人推荐雄黄。《2014年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精神的延续与拓展》说:雄黄等诗人也写出了众多优秀诗作。这些作品既饱含丰富的生活细节与情感内涵,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诗情。《以文学见证民族发展的进程——新时期侗族文学发展简况》说:“新世纪以来脱颖而出的青年作家,如雄黄等,带着青春的锐气和文学的激情,为侗族文学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雄黄的《烟农记》等诗作,充满了浓郁的诗情与民族文化韵味,诗意悠长。” 《2015年少数民族文学:文学使命的新实践》则说:侗族诗人雄黄的《岑庄》诗集,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敏感细腻的心灵,诗意盎然,彰显少数民族独特的思维与生活给予文学创作的优势,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与思想内涵。众山文学社形成以平溪流域扶罗中学毕业生为主的湖南新晃平溪侗族作家群。他们从8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唱和,2012年湖南工人报2月10日副刊集中发表新晃扶罗平溪侗族作家群姚茂椿诗《闹年锣》、水光诗《祭水》、雄黄诗《我像箭一样归去》、边村散文《又写院坝》作品:过侗年。这是湖南侗族作家首次集体在省级报刊就同一题材亮相。侗族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杨进铨教授2012年侗族文学学会在怀化年会做报告《携手让侗族文学走向更辉煌灿烂的明天》称:诗歌创作也有成果,各种报刊上经常可以看到侗族诗人写的诗歌,姚茂椿、雄黄、边村、龙章辉、水光、柴棚、姚瑶的诗常能见到。
十七年生命的成长,十七年父母的时光,十七年梦中的老场。
流韵平溪点点滴滴心事事事更新,时光老场平平淡淡经历历历在目。
如今三十二年过去,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山还是那座山,溪还是那条溪,学校还是扶罗中学、扶罗小学,而扶罗已经不是扶罗了。扶罗从公社到乡,从乡到镇,从小镇到大镇,把平溪三乡镇新寨、扶罗、李树合并,是平溪流域重镇——新晃九镇之一了。
讴歌平溪,礼赞新晃。当年扶罗镇编辑出版了侗乡第一本和湖南第一本乡镇级乡土散文选叫《平溪流韵》,省作家协会会员、县侗学会副会长舒维秀主编,省侗学会副会长湘椿老师和侗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水光忝列编委会副主任,全国侗族文学学会暨省侗学研究会会长吴宗源老领导题写了书名。一些朋友看了很喜欢。如玉屏籍的著名作家、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北京密云县文联主席黄松柏就评价说:湘西的文人带有匪气,土匪带有诗意。点评文集“平朴中闪耀优美,严谨里流露抒情,小我的感念凸显时代的印痕,短幅的篇章包容深切的爱恋。”有三个特点:淡淡的水墨风景画是它的特点。美妙的风情录也是它的特点。众多风俗的展示还是它的特点。充分肯定:一个镇推出了一部散文集,足见扶罗的文化底蕴,也说明地方官是有文化、懂文化、爱文化的,历史会记得小而不小的事。陈通宪在《广州铁道》和《边城晚报》发表评论《满溪春水,一坡明月》称:据了解,这是侗族和怀化我市第一部以一个乡镇为题材的纯散文集,它的开创意义是不言而誉的。该书有名家谢冕、孙南雄和老湖等书写扶罗尝新节及扶罗美丽的自然环境、勤劳的人民的力作,更多的是在外地工作的游子和扶罗中学平溪文学社社员的朴实而又深情的作品。我研读着这本其貌不扬、内容不俗的集子,感到很是欣慰,我想它的出版意义已经大大超过了书的本身价值。溯源平溪,台湾省新北市有平溪区,贵州省玉屏县有平溪镇。平溪镇,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县府所在地。平溪,黔东玉屏的一条河流,古名雄溪,今名舞阳河,从玉屏县城穿城而过。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设立平溪卫,卫指挥同知许升;河流名变为行政地名。清雍正五年(1727),撤平溪卫,建玉屏县。1984年,玉屏县更名为玉屏侗族自治县,所在城关镇更名为平溪镇。明清时期,平溪卫产竹箫,“音韵清越”,贵为贡品,亦名“贡箫”,因产于平溪,又名“平箫”。1915年与贵州茅台酒一道,在美国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荣获世界金奖的民族乐器。看来雄溪(今潕水)是大平溪,扶罗这个平溪是小平溪。新晃全县水域宽广,有大小河流260条,属长江水系的沅水主要支流——舞水河流经县境,还有四大水源平溪、西溪、龙溪以及经芷江流入清水江的中和溪贯穿东南西北。美丽的平溪河,发源于新寨坝坪哨山区并流经朝阳水库和贡溪凸龙山并流经板凳坡水库,地跨湘黔两地,千百年来,平溪河——扶罗河奔腾不息,在流经扶罗大坝和扶罗侗寨时沿中学、小学转了一个弯,与来自贡溪的皂溪、云溪衔接,像半岛一样,孕育了众多的先哲贤圣和风流人物,留下许多栩栩如生的动人故事和哀婉清秀的美丽传说。
平溪不仅是流经侗乡腹地的自然河流,平溪还是一条流向侗族文学的河流。我怀念扶罗重阳坳会写的句子被县文化馆老师奖励新伍角纸币算第一次得润笔的高兴日子,我怀念有杨玉翠、杨国材、杨永安、杨汉唐、吴从松、姚茂椿、姚茂茳、杨忠煜多方鼓励在扶罗小学、扶罗中学办文学社刻印平溪文学的日子,我怀念有乡宣传委员徐朝大、舒毓湖、姚沅辉等参加在扶罗乡政府办公室召开在外学子座谈文学的日子,我怀念在新晃烟厂会议室举行了有著名作家杨立中参加的新晃文学座谈会活动的日子,我怀念在芷江红楼召集参加湖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座谈会的侗族作者笔会的日子,我怀念在县文化馆舒精华老师策划下出版首次众山文学社社员文学作品专版的日子,我怀念出版《粟裕研究资讯》、《粟裕学研究》的日子里,我怀念中国作家协会机关报《文艺报》1989年7月1日首次报道众山文学社的消息,随着《侗族文化词典》、《侗家人》、《中国侗族》、《侗族通史》等均记载着众山文学社事迹的日子。我怀念感恩扶中传承有人,扶罗中学平溪文学社出版《平溪文学》在指导老师杨榴英指导下获得湖南省首届十佳百优文学社团的日子。众山文学社成立于1986年8月8日新晃扶罗,其宗旨是为侗族人民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曾先后编辑社刊《平溪诗讯》、《众山通讯》和《干栏花讯》,主办过“平溪诗会”(1987年8月,新晃扶罗)、“亚高原文化座谈会”(1989年8月,新晃烟厂)、“怀化地区侗族作者座谈会”(1992年11月,芷江)三次大型文学活动,得到王朝垠、韩少功、朱正、冯英子、吴廷栋、孙健忠、郑国乔、柯原、林河、张人位、谭士珍、邓星煌、杨志一、邓敏文、杨进铨、黄松柏、吴大华、刘芝凤、孙南雄、龙燕怡、杨立中、李苑、杨林、徐昌才等名家扶持,社员作品杨武元的短篇小说《白翅》在《湖南文学》发表后荣获湖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奖,杨标、舒维秀、吴跃军等人的散文、杂文、评论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网征文先后获奖。众山文学社由吴跃军牵头经过8年时间主编第一本侗族诗选集《星星鼓楼》并由贵州民族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全国政协常委吴廷栋教授题写书名,著名诗人柯原先生作序。放飞亚高原,发扬无名树精神。曾任湖南省侗学研究会副会长的姚茂椿政务繁忙的同时不忘精神追求,努力用文字表达文学心声,是知名散文家、诗人,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放飞》和散文集《苍山血脉》,作品多次在征文获奖。创始人吴跃军(水光),侗族文学学会、中国民协稻作文化委员会、省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粟裕学研究开创者,出版诗集《如鹰飞翔》、《水光诗选》、长篇人物传记诗《粟裕:血与火的交响》(再版)、纪实文学《苍松劲草》、《粟裕之谜》,主编《侗族诗选》、《怀念粟裕诗选》多本诗集,参加《侗族通史》等多部著作编写,是《中国侗族》学术顾问,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原社长舒维秀(边村)编著出版的六部著作诗集《月下松涛》、《晃县小记》、《平溪流韵》、《 诗韵晃州 》、《侗人言语》、《风言风语》,是省作家协会会员,侗族文学学会、省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原秘书长杨标,出版小说集《昨日重现》、长篇小说《赶尸传奇》《蛊毒镇》,是省作家协会会员。原副社长陈通宪出版散文集《落叶的声音》,是中国散文家协会、省作家协会会员。原副秘书长吴继忠,出版情感散文集《又见桃花红》。其闪小说多次获奖,是中国闪小说学会会员,省闪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原副秘书长雄黄,夜郎文化旅游(新晃)首席策划人,编著出版《中国诗歌地理•怀化九人诗选》、诗集《岑庄》,是中国诗歌学会、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诗体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民族文学》创研部主任、评论家杨玉梅亲自为其作序《生活的印记与诗意的光芒》,在国家级报刊多次点评新晃籍诗人推荐雄黄。《2014年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精神的延续与拓展》说:雄黄等诗人也写出了众多优秀诗作。这些作品既饱含丰富的生活细节与情感内涵,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诗情。《以文学见证民族发展的进程——新时期侗族文学发展简况》说:“新世纪以来脱颖而出的青年作家,如雄黄等,带着青春的锐气和文学的激情,为侗族文学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雄黄的《烟农记》等诗作,充满了浓郁的诗情与民族文化韵味,诗意悠长。” 《2015年少数民族文学:文学使命的新实践》则说:侗族诗人雄黄的《岑庄》诗集,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敏感细腻的心灵,诗意盎然,彰显少数民族独特的思维与生活给予文学创作的优势,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与思想内涵。众山文学社形成以平溪流域扶罗中学毕业生为主的湖南新晃平溪侗族作家群。他们从8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唱和,2012年湖南工人报2月10日副刊集中发表新晃扶罗平溪侗族作家群姚茂椿诗《闹年锣》、水光诗《祭水》、雄黄诗《我像箭一样归去》、边村散文《又写院坝》作品:过侗年。这是湖南侗族作家首次集体在省级报刊就同一题材亮相。侗族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杨进铨教授2012年侗族文学学会在怀化年会做报告《携手让侗族文学走向更辉煌灿烂的明天》称:诗歌创作也有成果,各种报刊上经常可以看到侗族诗人写的诗歌,姚茂椿、雄黄、边村、龙章辉、水光、柴棚、姚瑶的诗常能见到。
时光老场,因果结缘。诗歌老场,因文结缘。水光老场,因人结缘。梦中的花街,梦中的黑狗,梦中的歌唱,梦中的月光,和长寿的姚家老人、学子的八公桥、公的油炸坊、婆的水磨坊统统流逝。一个人活在世上是渺小的如沧海一粟,一个人的文字如果是有良知的,它会像侗寨平溪一样顺流而下,汇合潕水河,融入大沅江,走向洞庭湖,千溪奔长江,激流归大海,走向更远的时光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