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亚高原侗族大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转载]中国人民解放军24集团军简介

$
0
0

对兵2470210的解释;在新浪爱问及注册曾用网名"兵2470210",有许多朋友看后不解,所以在此加以解释.

一个老兵,怀着对老部队的念念之情,回忆中梳理一下我们优良的团队吧.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4集团军


  24集团军原代号为52831部队,属于简编乙类集团军,下辖70,72师两个步兵师,并编入坦克1师、炮兵旅和高炮旅.1998年全军精简调整后,裁撤了72师,并编入北京军区原独立旅步兵196旅.2003年陆军第24集团军撤销,步兵第70师缩编为步兵第70旅与装甲1师改隶陆军第65集团军建制。

    该集团军前身是陈毅.粟裕等领导的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初期于1938年1月分别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2团(由湘赣边、粤赣边及赣东北等地游击队组成)和第2支队4团(由闽西、闽南及浙南游击队组成)。1939年11月,第1、第2支队合并组成江南指挥部,第4团则北渡长江,组成苏皖支队。1940年7月江南指挥部北上,改为苏北指挥部,2团改为第2纵队2团,苏皖支队改为第3纵队3团。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苏北指挥部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这两个团分别改为第2旅4团和第3旅7团。1943年,4团并入苏南的16旅,改为48团。1944年12月粟裕亲率第1师主力3个团(3旅7团等)从苏北挺进苏浙皖边,于1945年2月组成苏浙军区,第16旅和南下部队分别编为第1和第3纵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于1945年11月北撤,原第1纵队改为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1946年5月再与苏中军区独立旅合编为第6师,辖第16(原6纵队)、第18旅(原独立旅)。10月,山东野战军第7师20旅(前身为新四军7师19旅57团,7师皖南支队)改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17旅。6师与1师当时为新四军主力部队,深受粟裕将军器重.

   1947年1月成立华东野战军,第6师改为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委江渭清,各旅分别改为第16、第17、第18师。该部在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的孟良崮战役中建立了突出的战绩,纵队特务团攻占74师师部,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孟良崮一战成名,被誉为孟良崮之师),1947年9月随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与刘邓、陈谢大军共同经略中原。
    参加完淮海战役后,第6纵队于1949年1月改编为解放军第24军,属第3野战军第8兵团(司令员陈士渠,政委袁仲贤,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江渭清),首任军长王必成(建国后历任上海警备区司令,昆明军区、武汉军区司令员),政委廖海光,各师分别改为第70、第71、第72师。此后该军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长山列岛和舟山群岛的战斗。
  1952年9月,第24军入韩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原属第25军的第74师(前身为淮南军区第5旅,后改为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20师)调入该军,第71师调出。当时的军长兼政委是皮定均(建国后任兰州、福州军区司令)。
    1953年春夏,在部队开展的冷枪冷炮杀敌竞赛中,第72师214团8连战士张桃芳用436发子弹毙伤敌214名,荣立特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7月该军参加了金城反击战,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
上甘岭战役后,皮定均升任入朝部队副司令员,由张震代任24军军长兼政委。

    1955年10月,第24军回国,属北京军区,驻防河北承德,部署在京郊和唐山一线,拱卫北京。

    1968年第70师改为北京卫戍区警卫第3师。1969年12月全军重排番号,第74师改称第70师,并重建第71师(后撤销)。

     1970年唐山大地震时,该军得第1坦克师是最先进入震区的救灾部队。

    1985年第24军改编为24集团军,属于简编乙类集团军,下辖70,72师两个步兵师,并编入坦克1师、炮兵旅和高炮旅以及守备第4旅。

    1989年5月,该集团军部队进入北京执行了戒严任务。

    1992年,守备第4旅撤销,原属天津警备区的坦克第1师(该师是解放军第一支坦克部队,前身是1945年12月组建的东北坦克大队,1949年5月正式成立坦克第1师,参加过锦州战役、天津战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1985年由原第66军改归天津警备区)调入该集团军。


    1998年,步兵第72师与唐山预备役师合并,组成河北省预备役高炮师。坦克第1师改为装甲师。同时,1955年起即担任迎外表演任务的天津警备区摩步第196旅(前身为1946年3月由山西地方部队组建的冀晋军区独立第1旅,后为华北军区第1纵队1旅,1949年2月改为第66军196师,参加过抗美援朝,1985年第66军撤销后改归天津警备区)也转归第24集团军。
在1999年国庆阅兵式上,由装甲1师炮兵团的83式152mm自行加榴炮组成了车辆第10方队。
     最后任军长李世明,政委吴忠明。
原成都军区政委万海峰是24军的老兵,曾于1968-1972年任该军军长。此外有两位武警司令员是出自24军军长提升的。他们是1990年由24军军长晋升武警司令员,现任武警司令员吴双战也担任过24军副军长。粟裕大将的儿子粟戎生1998年由24集团军军长晋升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24集团军所属的荣誉单位有:
  红军团--步兵第70师第208团;
  兖州登城第一连--步兵第70师第208团第1连;
  兖州战斗英雄连--步兵第70师第208团第2连;
  兖州战斗模范连--步兵第70师第208团第5连;
  渡江模范营--步兵第70师第210团第3营。

    24军军部(河北承德)

    70师(河北丰宁)

    208团(丰宁-隆化).209团(隆化1998年撤编).210团(怀柔).炮团(丰宁).高炮团.装甲团(滦平)

    72师(河北唐山.1998年撤编)

    214团(汉沽).215团(滦县).216团(山海关).炮团(古冶).高炮团

    坦克一师<装甲1师>(天津蓟县)

    炮兵旅(河北昌黎)

    高炮旅(河北秦皇岛)

    196旅(天津杨村)

    教导大队(张三营)

    司训大队(滦县)

    工兵团

    通信团

    军医院

    步兵第70师
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第16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第70师。其前身为1940年2月以原新四军2支队机关及新3、新4团等组建的新的第2支队,1941年4月改编为新四军6师16旅,1943年1月与1师2旅(前身1940年7月由新四军老2团扩编的苏北指挥部第2纵队)合编为16旅,1945年1月改编为苏浙军区第1纵队,同年11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1946年3月第6纵队扩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以原6纵队4个团组成6师16旅,19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
这是一支诞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在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坚持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卫(韦)岗、贺甲、黄桥、杭村等战斗,歼敌55862人,创下新四军首战日军、首俘日寇、首克敌据点、首夺敌县城的纪录,为开辟和坚持苏南、苏北、浙西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老2团(70师210团)因作战勇猛顽强、每战必胜,打出了虎威,被新四军授予“战斗模范团”光荣称号,被江南人民誉为“老虎团”。解放战争时期该师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涟水、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沙土集、豫东、淮海、渡江等重要战役战斗,是第三野战军的主力师,著名的“叶王陶”部队的中坚,其下属各团分别被誉为“打不垮的46团,赶不走的47团,大大的48团”。1952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参加了上甘岭防御、金城等战役战斗,歼敌9600余人。1955年10月,驻防京郊担负首都保卫重任。1960年4月,改编为摩托化师,1962年10月底,执行陆军机械化师编制。1966年6月15日,改隶北京卫戍区,改称警卫第3师。1974年12月31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警卫第11团(原70师208团)开始担负迎外任务。1989年,警卫第13团(原70师210团)改为特种警备团。该师历史悠久、战功卓著,是我军最早的摩托化部队之一。现辖警卫第11团(红军团)、警卫第13团(红军团、老虎团)、炮兵团、高炮团和装甲团。

   步兵第74师
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第20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军第74师。其前身为1939年5月以新四军4支队8团、挺进团等部组建的新四军第5支队,1941年2月改为第2师第5旅,1947年2月改称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20师。
抗日战争时期,该师参加了东山口、夜袭来安城、半塔集、山子头、桂子山、占鸡岗等战役战斗,歼敌22900余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苏中、涟水、宿北、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莱阳、兖州、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战役战斗,歼敌92000余人,是第三野战军的主力师。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歼灭敌12兵团的大王庄战斗中,第20师经过血战,全歼敌18军老虎团33团,在敌防御核心阵地撕开一个口子,为全歼12兵团作出了重要贡献。1952年7月,改隶第24军,9月随军入朝参战,歼敌10800余人,1955年10月回国。
1957年1月,第74师改隶第66军建制。1964年,参加全军大比武,涌现出参加全军“步兵班十项全能”比武,获总参一等奖的“徐国栋班”(222团7连7班)和荣获侦察兵专业比武第一名,被北京军区授予“捕俘技术标兵连”荣誉称号的师侦察连等先进单位。
1969年10月,第74师重新归属第24军建制,11月改称陆军第70师。1985年,整编为陆军第24集团军步兵第70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2003年陆军第24集团军撤销,步兵第70师缩编为步兵第70旅,改隶陆军第65集团军建制。

    步兵210团

210团的前身是坚持在湘赣边、赣粤边、赣东北和皖东的红军游击队,38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2团, 39年11月7日改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第2团,40年7月编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2纵队仍为第2团,41年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2旅4团,43年1月随旅并入第6师16旅为48团,45年1月改编为苏浙军区第1纵队1支队。同年11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48团,46年3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16旅48团,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48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0师210团。该团是老红军团队,是新四军早期的八个主力团队中的持团,部队战斗作风勇猛顽强,长于野战条件下的攻防作战,战斗力很强,是军、师第一主力团,也是第三野战军最为著名的主力团队之一,有“老虎团”的美誉。

 

 在说说我老团队215团(许三多的七连被裁,而我们的六连没裁,却裁掉了我们的215团,六连从此远走210团,但不能忘却老团队)

 

215团的前身是43年月由崇明警卫团和通海自卫团合编的“汤团”,同年10月改称联抗第2团,44年10月编入新四军苏中军区为第3分区紫石独立团,45年8月与分区特1营合并编入新四军苏中军区新1旅为第12团(江苏省江都县丁沟镇),同年10月改称苏中军区独立旅第2团,46年5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18旅53团,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8师53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2师215团。该团也是有过特殊经历的部队,作风好,战斗力很强,是军、师主力团。

 

附.军歌

"我们的队伍劲旅雄风,南征北战建奇功,黄桥决战露锋芒,莱芜歼敌两万兵.孟良崮击毙张灵浦,东豫活捉敌司令,跨海解放长山岛,浴血坚守上甘岭,我们是不卷刃的钢刀,战旗飘飘永远冲锋."

以上资料多为网上已公布之,并不涉及秘密,有错误之处望网友建言,转载需谨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