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中央委员差额落选,可以参加候补中央委员选举作者:彭凯
中央委员差额落选,可以参加候补中央委员选举
王稼祥落选七大中央委员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无表决权),代表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
关于中央委员会的选举,七大主席团在各代表团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提出94人的预选名单,并决定中央委员会由中央委员45名和候补中央委员25名组成。
晋冀鲁豫代表团王稼祥(中央研究组副组长,因病未能出席七大),王稼祥因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上举足轻重的“一票”,经七大主席团提名为中央委员候选人。但是,在6月9日大会选举正式中央委员中,他只得了204票,不足半数,落选了。
王稼祥为什么会落选?
请听听当年出席中共七大代表是怎样谈王稼祥落选的原因.
时任军委政治部组织部长的胡耀邦(中直、军直代表团)说:“由于当时相当多的代表对他缺乏了解,选举中委时他落选了。”;
时任中央军委编译局局长的曾涌泉(华中代表团)说:“据说是因稼祥同志对下级态度生硬,民主作风差,而没有选他。”
时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杨尚昆(晋冀鲁豫代表团)说: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这个人性格比较孤僻,不大接近群众,人家认为他架子很大,实际上他是个书生气派浓的干部。在中央苏区,他和下面干部缺少交流,人家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有这个职务,是毛主席相信的。我认为,这是他最大的一个缺点。”“第二,由于大家对王稼祥同志缺乏了解,很多人把他和王明摆在一起,没有选上中央委员”。
6月10日,在七大第20次会议上,毛泽东向全体代表做了《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的讲话。对王稼祥中央委员落选,“我要在这里说几句话”。毛泽东向全体代表对王稼祥做了评价,指出王稼祥过去是犯过错误的,但是他是有功劳的,还一件一件地列举了王稼祥的功劳,特别讲到了他在党史上两个重要关键的会议即遵义会议和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桥儿沟召开六届六中全会上所起的重大作用,以及他为中央起草或主持起草了一些重要文件,并一篇一篇地列举了这些文件的名称。如一九三九年关于巩固党的决定,一九四一年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王稼祥与王若飞合作),一九四二年关于党的领导一元化的决定、对待原四方面军干部态度问题的指示及建军的四号指示(王稼祥与叶剑英合作)等。
毛泽东说:“上面这些是大家不大知道的,是中央内部的事,我今天在这里必须讲一讲。”他在讲话中,针对代表们提出的对王稼祥意见,有针对性地做了解释。他说:“他现在病中,他的病也是在第四次反‘围剿’中负伤而起的。他这次写给我的信,已印发给大家看了,有的同志说写得太简单,但是他的确是考虑很久才下决心写的。”“至于他有些缺点,如对干部关系,这是大家知道的。”“昨天选举中央委员,他没有当选,所以主席团把他做为候补中央委员的第一名候选人,希望大家选他。”毛泽东的这篇讲话,使代表们加深了对王稼祥的了解。大会进行了候补中央委员的投票。6月11日,七大公布候补中央委员选举结果,选出候补中央委员33人,按得票多少先后为序,王稼祥以名列第二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