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名校名师育名人作者:诚意侯
长沙是青年毛泽东求学生活的地方,因此留下诸多与毛泽东有关的文物史迹。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即是毛主席当年寒窗苦读五年的地方。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主席在第一师范度过了人生中难忘的校园时光。
第一师范主楼正立面。
栱券廊檐。
廊檐线条上点缀花卉。
楼内中间是宽大的门厅,两侧墙壁悬挂名人笔迹。“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是毛主席的先生、1913至1919年间任教育学、教授法教员兼教育实习主任的徐特立的题墨。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是1950年12月毛泽东为学校的题词,这也成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校训。
主入口垂直交通采用两座木楼梯,髹以暗沉的油漆,古色古香。
内走廊两侧券门相对开设。
外墙施琉璃烧制的漏窗,淡雅明亮。
连廊将各种功能的楼阁联系起来,空地上种植乔木灌丛,小园香径,实是读书求知的好地方。
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室内木梯。
主楼左侧,又是一组建筑群,此为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
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正门,为八角攒尖琉璃瓦顶亭式,以封闭走廊与两侧楼房相通。
“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碑铭。
两侧为展馆,西式墙体中式屋面。
群星灿烂,名人辈出。
第一师范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当然是人民领袖毛泽东,他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创作了《沁园春·长沙》,堪为宏篇。
馆内计有五个展厅,介绍毛泽东主席在第一师范期间所从事的革命活动。
他在此期间确立了信仰。
毛泽东的校友蔡和森主张旗帜鲜明地成立共产党,毛主席对此深表赞同。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与会计13名代表,湖南第一师范的校友占了三名:毛泽东、何叔衡、李达。
浮雕:奔赴一大。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回到湖南,以第一师范教员的公开身份参加革命活动,领导中共湖南支部。
湖南第一师范校内走廊。
校内庭院。
西洋列柱栱券檐廊。
运动健身器材布局在有限的空间中。
后勤用房。
校园游廊。
宣传海报。
湖南第一师范在新时期依然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色彩斑斓的墙板用丰富的内容拓展莘莘学子的饥渴心灵。
学校后方地势渐高,浓阴匝地。
这四合院落是当年毛泽东所在的八班寝室位置,如今被改造成综合展览场所。
四合院的墙上挂着镜子,正身正己。
教舍。
院中布置一组雕塑,让游人回到百年前风云变幻的岁月。
长者是袁仲谦先生。国文老师,人称袁大胡子。毛泽东的手笔大多仰赖袁恩师的教诲。
毛泽东、黎锦熙、杨昌济、蔡和森。
何叔衡、张昆弟、徐特立。
沿着回廊向南,可抵达毛主席当年所在的八班教室。
第八班教室。
窗明几净,不染尘埃。只是远去了朗朗的读书声,和轻爽的激昂谈论。
毛主席的座位靠近窗口。
建筑之间以廊道联通,用花木点景。
大礼堂,是学校最开敞的地方。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常常在这里,和同学们研讨时局,慷慨激越。
这里光线明亮。
校园中置一幅《奕棋图》雕塑。上书宋代潘慎修格言:“棋之道,在乎恬黙,而取舍为急。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几可以言棋矣。”
校园建筑。
校园建筑。
第一师范建筑。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附小就在第一师范紧邻。
他与第一师范是同时诞生,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师范附小担任了三年主事。谢觉哉曾在此任教,任弼时、廖沫沙等曾在此求学。
第一师范附小也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的一部分。
第一师范附小教学楼前立石铭刻毛主席语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一师范附小现仍在使用,色彩明快,更加契合少年心里。少年强,则中国强。
第一师范前排校舍,风格浑一。
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大门全景。名人名校永铭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