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亚高原侗族大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转载]余汝信:《风暴历程》(连载1)

$
0
0

 

本书将忠实地记录一支全球人数最庞大的武装集团,在一场长达十年的狂风骤雨肆虐大地时所走过的艰辛历程。记录她曾经的功绩,曾经的荣耀,曾经的失误,曾经的挫折。

                                        ——《风暴历程》题记

 

第一章  1965:风暴前夕

 

                                                      第一节  军事体制【1】

 

       1965年,解放军实行的是中共中央军委领导下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三总部体制。中共中央军委为最高军事统帅机关,通过三总部对全军各大军区、各军兵种等实施领导指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名义上隶属国务院,实际虚设,具体工作由解放军三总部和军委办公厅(兼国防部办公厅)分别处理。

 

       在这一体制之下,1965年初【2】的高级军事领率机关简况如下。

  

一、中央军委

 

       1965年的中共中央军委,全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军事委员会”,这一全称,以后逐渐演变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共建国初的1949年10月,建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管辖和指挥全国武装力量。1954年9月,重新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以取代前者。毛泽东任中央军委主席,军委委员彭德怀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59年8月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庐山会议)批判了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随即免去了彭德怀、黄克诚【3】在军队中的职务。 

       庐山会议之后的1959年9月26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军委组成人员的通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由毛泽东等21人组成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林彪【4】、贺龙【5】、聂荣臻【6】任副主席,罗瑞卿【7】任秘书长,苏振华【8】、萧向荣【9】任副秘书长。由毛泽东等13人组成常务委员会,林彪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1959年10月20日,中央军委发出通知:中共中央批准在中央军委常委之下,由罗瑞卿、谭政【10】、杨成武【11】、萧华【12】、邱会作【13】、萧向荣等组成军委办公会议,负责处理军委日常事务工作。同时增补萧华为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60年5月,又增补张爱萍【14】为军委办公会议成员。军委办公会议由军委秘书长主持。

 

        

          神秘的三座门——1960年代军委办公厅驻在地

 

1965年初,因军委常委中罗荣桓元帅1963年已病故,谭政大将已于1961年被撤销原职务,降任总政副主任【15】,常委还有11人即除毛、林、贺、聂外,另元帅5人:朱德、刘伯承、陈毅、徐向前、叶剑英,大将1人即罗瑞卿,另外,特殊的非军籍1人——毛泽东属意的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也是军委常委。委员中陈赓大将1961年已病故,还有18人,除常委均为委员外,尚有大将4人:粟裕、萧劲光、王树声、许光达,上将3人:萧华、刘亚楼、苏振华。从实际作用来说,委员并无军委办公会议成员重要。事实上,军委常委、委员均为资格和名份的象征,真正的实权为毛泽东——林彪——罗瑞卿所掌控。

军委办公厅为军委办事机构,同时对外兼国防部办公厅【16】。办公厅主任萧向荣中将,副主任王兴纲少将、黎化南少将及潘振武少将。军委办公厅党委归总参党委领导,书记萧向荣(同时为总参党委委员),副书记王兴纲。

 

           

           三座门内

 

二、总部机关

194910月,解放军总部机关设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方勤务部。19509月以后陆续增设了总干部部、总财务部、总军械部、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从19575月至195812月,19509月以后增设的5个总部先后撤销,恢复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方勤务部(19604月改称总后勤部)三总部体制。

1965年初,三总部名义上并列,惟从其首长在军委中的地位及军衔级别即可看出,总参的地位高于总政、总后,总政在谭政被撤职、罗荣桓病故后地位明显下降,总后的地位低于总参、总政。

 

          

             旃檀寺一号大院远眺

 

(一)总参谋部

所属工作机构:作战部、情报部、第三部、军训部、军务部、动员部、装备计划部(简称装备部)、军事交通部、政治部、机要局、测绘局、气象局、出版局和管理局。【17】所属军级以上单位:技术工程学院、外国语文学院、测绘学院和解放军体育学院。【18】

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副总参谋长张宗逊上将、彭绍辉上将、张爱萍上将、杨成武上将、李天佑上将、王新亭上将。【19】总参党委书记罗瑞卿,副书记杨成武、张爱萍。委员【20】张宗逊、彭绍辉、李天佑、王新亭、萧向荣、王尚荣中将(作战部部长)、刘少文中将(情报部部长)、彭富九少将(三部部长)、苏静中将(军务部部长)、傅秋涛上将(动员部部长)、江文少将(通信兵部主任)、叶运高少将(政治部主任)。

 

          

             旃檀寺一号总参办公大楼

  

(二)总政治部

所属工作机构:秘书部门(正副秘书长)、组织部、干部部、宣传部、保卫部(兼公安部武装保卫局)、文化部、青年部、群众工作部、联络部、军事审判庭、军事检察院、国防科学工作部【21】和直属政治部。所属军级以上单位:解放军报社、政治学校【22】、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解放军艺术学院。【23】

总政治部主任萧华上将,副主任傅钟上将、刘志坚中将、徐立清中将、梁必业中将、谭政大将【24】。总政党委第二书记萧华(原第一书记罗荣桓已病故),委员刘志坚、徐立清、梁必业、傅钟、甘渭汉中将(干部部部长)、蔡顺礼中将(保卫部部长)。

(三)总后勤部

所属工作机构:司令部、政治部、财务部、军需部、卫生部、军械部、运输部、油料部【25】、营房部、第一物资计划部【26】、第二物资计划部【27】、工厂管理部【28】、军马部和管理局。所属军级以上单位:白城办事处、大同办事处、西安办事处、重庆办事处、青藏办事处、后勤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第七军医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兽医大学、后勤工程学院、后勤学校、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第三十一训练基地【29】、五三研究院。

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中将,政委李聚奎上将,副部长张令彬中将、饶正锡中将、张贤约中将、周玉成中将、汤平中将、张池明中将、韩振纪中将、张天云中将,副政委李耀中将、李雪三中将、彭嘉庆中将。总后党委第一书记邱会作,第二书记李聚奎,副书记张令彬,常委饶正锡、张贤约、汤平、张池明、卢南樵少将(总后政治部主任)、汪易少将(总后司令部参谋长)。

三、军区领率机关

19554-5月间,将全国6个大军区改划为12个大军区。19567月,增设福州军区。各大军区是战略区域内合成军队的指挥机关,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辖区内陆、海、空军部队的作战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工作,以及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

1965年,全国共设立13个大军区,即:沈阳、北京、济南、南京、福州、广州、武汉、昆明、成都、兰州、新疆、西藏、内蒙古军区。

(一)沈阳军区

所辖军级以上单位:旅大警备区及其所属外长山要塞区,陆军第十六、第二十三、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四十、第四十六、第五十、第六十四军,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军区,军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

党委第一书记宋任穷(第一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兼),第二书记赖传珠上将(第二政委),第三书记陈锡联上将(司令员),常委曾思玉中将(副司令员)、曾绍山中将(副司令员)、刘转连中将(副司令员)、唐子安少将(副司令员)、吴保山少将(副政委)、李震少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江拥辉少将(司令部参谋长)。【30】

(二)北京军区

所辖军级单位:陆军第二十一、第二十四、第六十三、第六十五、第六十六、第六十九军,北京卫戍区,河北省、山西省军区,军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

党委第一书记李雪峰(政委,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兼),第二书记杨勇上将(司令员),第三书记廖汉生中将(第二政委),副书记郑维山中将(副司令员),常委韩伟中将(副司令员)、滕海清中将(副司令员)、吴先恩中将(副司令员)、张南生中将(副政委)、王紫峰中将(副政委)、萧文玖少将(司令部参谋长)、黄振棠少将(政治部主任,19651月任副政委)。

(三)济南军区

所辖军级单位:陆军第二十六、第六十七、第六十八军,山东省军区,内长山要塞区,军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军区步兵学校。

党委第一书记谭启龙(政委,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兼),第二书记杨得志上将(司令员),第三书记袁升平中将(第二政委),常委王建安上将(副司令员)、陈庆先中将(副司令员)、范朝利中将(副司令员)、杨国夫中将(副司令员)、张仁初中将(副司令员)、刘昌毅海军中将(副司令员兼北海舰队司令员)、李耀文少将(政治部主任)、陈美藻少将(政治部副主任)、傅家选少将(司令部参谋长)。

(四)南京军区

所辖军级单位:陆军第十二、第二十、第二十七、第六十军,舟嵊要塞区,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军区,上海警备区,军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军区步兵学校。

党委第一书记柯庆施(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兼),第二书记许世友上将(司令员),第三书记萧望东中将(第二政委),副书记杜平中将(第七政委兼政治部主任)【31】、张才千中将(副司令员),常委郭化若中将(副司令员)、王必成中将(副司令员)、林维先中将(副司令员)、陶勇海军中将(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鲍先志中将(副政委)、王蕴瑞少将(司令部参谋长)。

(五)福州军区

所辖军级单位:陆军第二十八、第三十一军,闽北指挥部,福建省、江西省军区,军区炮兵、工程兵,军区步兵学校。

党委第一书记叶飞(政委,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兼),第二书记韩先楚上将(司令员),第三书记刘培善中将(第二政委),副书记皮定均中将(副司令员),常委卢胜中将(副政委)、廖海光少将(副政委)、朱绍清少将(副司令员)、邓克明少将(副司令员)、周世忠少将(司令部参谋长)、严政少将(政治部主任)。

(六)广州军区

所辖军级单位:陆军第四十一、第四十二、第四十七、第五十五军,湖南省、广东省军区,广西军区、海南军区,万山要塞区、榆林要塞区,军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军区步兵学校。

党委第一书记陶铸(第一政委,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兼),第二书记黄永胜上将(司令员),第三书记刘兴元中将(第二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副书记文年生中将(副司令员),常委詹才芳中将(副司令员)、梁兴初中将(副司令员)、温玉成中将(副司令员)、晏福生中将(副政委)、萧元礼少将(政治部副主任)、王阑西少将(政治部副主任)、邱国光少将(后勤部部长)、杨梅生中将(副司令员)、陶汉章少将(司令部参谋长)。

(七)武汉军区

所辖军级单位:陆军第一军,湖北省、河南省军区,军区炮兵。

党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政委,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兼),第二书记陈再道上将(司令员),第三书记钟汉华中将(第二政委),副书记张广才少将(副政委),常委李迎希少将(副司令员)、孔庆德中将(副司令员)、姚喆中将(副司令员)、毕占云中将(副司令员)、杨秀山中将(副司令员)、叶明少将(副政委)、闵学胜少将(司令部参谋长)、何敬之少将(后勤部政委)、颜金生少将(政治部主任)、韩东山少将(副司令员)。 

(八)昆明军区

所辖军级单位:陆军第十三、第十四军,云南省、贵州省军区。

党委第一书记阎红彦(政委,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兼),第二书记秦基伟中将(司令员),第三书记李成芳中将(第二政委),副书记陈康中将(副司令员),常委魯瑞林少将(副司令员)、陈鹤桥少将(副政委)、崔建功少将(司令部参谋长)、胡荣贵少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何德庆少将(后勤部部长)。

(九)成都军区

所辖军级单位:陆军第五十四军。

党委第一书记李井泉(政委,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兼),书记郭林祥少将(第二政委)、黄新廷中将(司令员),副书记韦杰中将(副司令员),常委李文清少将(副司令员)、何正文少将(副司令员)、余洪远少将(副政委)、余述生少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茹夫一少将(司令部参谋长)、孔骏彪少将(政治部副主任)、金世柏少将(后勤部政委)。 

 (十)兰州军区

所辖军级单位: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军区,宁夏军区。

党委第一书记刘澜涛(第一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兼),第二书记冼恒汉中将(第二政委),第三书记张达志中将(司令员),常委杨嘉瑞少将(副司令员)、徐国珍少将(副司令员)、康健民少将(副司令员)、李书茂少将(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庆生少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黄曹龙少将(后勤部部长)。 

(十一)新疆军区

所辖军级单位:南疆军区、伊犁军区。

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中将(司令员兼政委),第二书记赛福鼎·艾则孜中将(副司令员),书记郭鹏中将(副司令员)、张希钦少将(副司令员)、左齐少将(副政委),常委曹达诺夫·扎伊尔少将(政治部第二副主任)、熊晃少将(政治部主任)。 

(十二)西藏军区

所辖无军级以上单位。

党委第一书记张国华中将(司令员),第二书记谭冠三中将(政委),副书记曾雍雅少将(副司令员)、陈明义少将(副司令员)、詹化雨少将(副政委)、任荣少将(副政委),常委王其梅少将(副政委)、王亢少将(副司令员)、邓少东少将(副司令员)、吕义山少将(副政委)、阴法唐大校(政治部主任)、张经武(第一政委,中共西藏工委第一书记兼)【32】、赵文进少将(副司令员)、廖步云少将(副政委)、王诚汉少将(副司令员)。 

(十三)内蒙古军区

所辖无军级以上单位。

党委书记乌兰夫上将(司令员兼政委)【33】,副书记吴涛少将(副政委)、刘华香少将(副司令员)、萧应棠少将(副司令员)、廷懋少将(副政委),常委刘彬少将(副司令员)、孔飞少将(副司令员)、刘昌少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黄厚少将(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德贵少将(政治部副主任)、郄瑞卿大校(后勤部部长)。

       


四、军兵种领率机关

1965年初,解放军有海军、空军2个军种领率机关和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通信兵部、防化学兵部6个兵种领率机关。其中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为194911月至19587月先后成立及列入大军区级权限。通信兵部及防化学兵部为19611-2月由总参通信兵部和总参防化学兵部改称,执行兵种领导机关职权,部长改称主任。

时未设陆军军种总部,陆军司令部职责由总参谋部兼任。

(一)海军

所辖军级以上单位:东海舰队及其所属舟山基地、福建基地、东海舰队航空兵部,南海舰队及其所属榆林基地、南海舰队航空兵部,北海舰队及其所属旅顺基地、北海舰队航空兵部,海军航空兵部,海军训练基地,海军学院、海军工程学院、海军政治学校、海军高级专科学校、国家海洋局【34】。

党委第一书记萧劲光海军大将(司令员),第二书记苏振华海军上将(政委),副书记王宏坤海军上将(副司令员)、李作鹏海军中将(副司令员)、杜义德海军中将(副政委)、刘道生海军中将(副司令员),常委赵启民海军中将(副司令员)、周希汉海军中将(副司令员)、张秀川海军少将(政治部主任)、张学思海军少将(司令部参谋长)。

(二)空军

所辖军级以上单位:沈阳军区空军及其所属空军第一、第二、第三军,北京军区空军及其所属空军第六军,兰州军区空军及其所属空军第九军,南京军区空军及其所属空军第四、第五军,广州军区空军及其所属空军第七军、空军兴宁指挥所,武汉军区空军及其所属空降兵第十五军,福州军区空军及其所属空军第八军,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成都军区空军指挥所,空军学院、空军工程学院、空军技术学院、空军政治学校、空军第一、第二高级专科学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35】。

党委书记刘亚楼空军上将(司令员),副书记吴法宪空军中将(政委)、王秉璋空军中将(副司令员)、成钧空军中将(副司令员),常委刘震空军上将(副司令员)、曹里怀空军中将(副司令员)、谭家述空军中将(副司令员)、常乾坤空军中将(副司令员)、徐深吉空军中将(副司令员)、张廷发空军少将(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辉球空军中将(副政委)。

(三)炮兵

所辖军级以上单位:炮兵学院,炮兵技术学院,炮兵工程学院,炮兵第五十一基地,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

党委第一书记陈仁麒中将(政委),第二书记吴克华中将(司令员),常委匡裕民中将(副司令员)、吴信泉中将(副司令员)、苏进中将(副司令员)、陈锐霆少将(副司令员)、欧阳毅中将(副政委)、刘何少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宋承志少将(司令部参谋长)。

(四)装甲兵

所辖军级以上单位:装甲兵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第一、第二坦克学校,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

党委第一书记许光达大将(司令员),第二书记向仲华中将(政委),常委程世才中将(副司令员)、贺晋年少将(副司令员)、张文舟少将(副司令员)、钟人仿少将(副司令员)、邓家泰少将(司令部参谋长)、宋庆生少将(后勤部部长)、邱相田少将(政治部主任)。

(五)工程兵

所辖军级以上单位:工程兵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工程兵科学研究设计院。

党委第一书记陈士榘上将(司令员),第二书记黄志勇中将(政委),常委谭善和少将(司令部参谋长)、李良汉少将(政治部主任)、徐德操少将(副司令员)、谢明少将(副政委)、谭友林少将(副司令员)。

(六)铁道兵

所辖军级单位:铁道兵学院,铁道兵科学研究院。

党委第一书记吕正操(第一政委,铁道部党委书记兼),第二书记崔田民中将(第二政委),副书记李寿轩中将(司令员)、王集成少将(副政委)、刘金轩中将(副司令员)、罗华生少将(副司令员),常委王贵德少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郭维城少将(第二副司令员)、何辉燕少将(司令部参谋长)、邱子明少将(政治部副主任)、张崇文少将(政治部副主任)、别祖后少将(后勤部部长)。

(七)通信兵部

所辖军级单位:通信兵学院,通信兵工程学院。

党委第一书记黄文明少将(政委),第二书记江文少将(主任),副书记范阳春少将(副政委),常委黎东汉少将(副主任)、龙振彪少将(副主任)、周涌少将(副主任)、陈挽澜少将(副主任)。

(八)防化学兵部

所辖军级单位:防化学兵学院,防化学兵科学技术研究院。

党委书记曹广化少将(政委),副书记张迺更少将(主任),常委裴宗澄少将(副主任)、毕庆堂少将(副主任)、王绍南少将(副主任)、蓝文兆少将(司令部参谋长)、桂生芳少将(政治部主任)、阎廷泰大校(后勤部部长)。

五、军委直属院校和国防科研机构

1965年初,直属中央军委的大军区级院校有高等军事学院、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大军区级军事科学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领导机构有军事科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工业办公室。

(一)高等军事学院

党委书记李志民上将(政委),副书记陈伯钧上将(院长),常委刘忠中将(副院长)、王宗槐中将(副政委)、解方少将(副院长)、林浩少将(副政委)。

(二)军事学院

党委第一书记王平上将(政委),第二书记张震中将(院长),常委张藩中将(副院长)、萧新春少将(政治部主任)、胡秉权少将(副教育长)、董超少将(政治部副主任)、王子修少将(院务部部长)、吴华夺少将(教育长)、张献奎少将(训练部部长)。

(三)政治学院

党委书记莫文骅中将(院长),副书记孔石泉中将(副院长)、邓逸凡中将(副院长),常委李丙令少将(政治部主任)、余潜少将(政治部副主任)、杨世荣少将(政治部副主任)、魏泽南大校(学术研究部部长)。

(四)军事科学院

党委第一书记叶剑英元帅(院长兼政委),第二书记粟裕大将(副院长),第三书记王树声大将(副院长),第一副书记宋时轮上将(副院长),第二副书记钟期光上将(副政委),常委阎揆要中将(副院长)。

(五)国防科委

1965年,国防科委的全称是“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为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关,受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列入军队序列。至1965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方成立党委。

19653月所属军级以上单位:军事工程学院【36】,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第二十、第二十一训练基地。

党委书记聂荣臻(主任),副书记张爱萍(副主任)、钟赤兵(副主任)、罗舜初(副主任)、唐延杰(副主任),常委安东(副主任)、路扬(副主任)、张震寰(副主任)、朱卿云(政治部主任)、范子瑜(后勤部部长,因病未到职)。

(六)国防工业办公室

196112月,成立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简称国防工办)。其编制属于军队序列。国防工办负责协调和组织国防工业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之间的联系和日常工作,直接对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负责。19639月,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撤销,其任务合并到国防工办。1964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国防工业党委,对中共中央国防工业政治部和国防工办的工作实施统一领导。

国防工业党委第一书记罗瑞卿大将(国防工办主任),第二书记赵尔陆上将(国防工办副主任),常委郑汉涛少将(国防工办副主任)、李如洪少将(国防工办副主任)、袁成隆(国防工政副主任)、高德西(国防工政副主任)、罗舜初中将(国防工办副主任)、黄远(国防工政副主任)。 

综上所述,(1)以上总部、军兵种与军委直属院校和国防科研机构党委主要负责人,基本上由各单位最高首长担任(铁道兵除外)。(2)惟大军区党委,据195848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地方党委对军队的领导和密切地方党委同军队关系的指示,认为“有必要继续贯彻执行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军事系统和地方党委对军队的双重领导制度。”据此,至1965年初,沈阳、北京、南京、广州、成都、兰州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分别由驻在地中央局第一书记兼任;济南、福州、武汉、昆明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分别由驻在地省委第一书记兼任;新疆、内蒙古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或书记),分别由同时任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担任;西藏军区的情况有点特别,其党委第一书记由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中将担任,中共西藏工委第一书记张经武虽兼军区第一政委,但仅为军区党委常委【37】。(3)各大单位的军政领导班子成员,不一定是该单位的党委常委。如前述总后勤部的副部长周玉成,韩振纪、张天云,副政委李耀、李雪三、彭嘉庆,均不是总后党委常委。

 

注释

【1】本节主要资料来源自总政组织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史资料》第四卷,北京:长征出版社,199510月版。

【2】以19651-2月为基线。个别单位在叙述时适当向前或向后稍作延伸。

【3】黄克诚,时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委员兼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4】林彪,时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元帅。

【5】贺龙,时为国务院副总理,元帅。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1963年兼任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19639月撤销)主任。

【6】聂荣臻,时为国务院副总理,国防科委主任,元帅。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7】罗瑞卿,时为中央军委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大将。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629月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8】苏振华,时为中央军委委员,海军政委,海军上将。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9】萧向荣,时为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中将。

【10】谭政,时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常委,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大将。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11】杨成武,时为副总参谋长,上将。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12】萧华,时为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上将。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13】邱会作,时为总后勤部部长,中将。

【14】张爱萍,时为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上将。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6211月又任国防工办副主任。

【15】详见本章第二节。

【16】196511月以后又兼总参办公厅。

【17】原属军委办公厅领导的外事局(对外称国防部外事局)196512月划归总参建制,对内称总参外事局。

【18】解放军体育学院由广州军区代管。

【19】行政首长按到任先后排列,下同。

【20】书记、副书记均为委员,从略。

【21】19655月划归国防科委建制,成立国防科委政治部。

【22】政治学校由广州军区代管。

【23】电影制片局(对外称八一电影制片厂)从196511月起执行军级权限。

【24】谭政于196511月调任福建省副省长。

【25】19654月并入运输部。

【26】196510月改称物资部。

【27】19659月改建为国防科委后勤部,归国防科委建制。

【28】19653月由军需生产部和总后司令部工厂管理局合并组成。

【29】19655月划归国防科委建制。

【30】按照中共“党指挥枪”的原则,党的领导高于军政领导,故单位领导仅列出其核心成员即至党委常委一级,不以军政领导排列,下同。

【31】南京军区最多时共有7位政委,为全军设置政委最多的大军区。第三政委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兼,第五政委中共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江华兼,第六政委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兼,以上均非军区党委成员。原第四政委萧望东196312月接替唐亮上将升任第二政委。

【32】张经武常委的安排出人意表。以张第一政委的身份应是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才对。19658月,张调北京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33】19653月军区第四次党代会选出并经中共中央批准,下同。

【34】国务院直属机构,由海军代管。

【35】国务院直属局,业务、党政、干部人事工作等由空军负责管理。

【36】1961年起,军事工程学院的科研、规划、基建、专业训练和业务工作,改为国防科委负责。

【37】19658月,张经武调离西藏,张国华任新成立的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则理顺了关系。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