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亚高原侗族大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广西三江县召开第六届桂湘黔民族文学研讨会

$
0
0

广西三江县召开第六届桂湘黔民族文学研讨会



发稿时间:2017-08-23 23:04:19 来源: 人民网-广西频道 中国青年网

人民网三江8月23日电 秋来韵墨更芬芳,文苑硕果满侗乡。8月21日至23日,由广西柳州市文联主办的桂、湘、黔侗族地区第六届“文学与地域”研讨会暨《风雨桥》出版百期论坛系列活动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召开。来自桂、湘、黔三省(区)9市18县的120余名侗族作家及学者欢聚一堂,以文学作品探讨、优秀作品表彰、编辑作家授课、采风考察等多彩形式,共探侗族文学根基,共商侗族文学发展,共铸侗族文学品牌。

  每年一届的“文学与地域”研讨会始办于2012年,是三江实践文学创作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更是桂湘黔侗族地区作家、学者交流学习的良好平台,活动旨在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发现和培养以广西三江为中心的桂湘黔侗族地区基层作者,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风雨桥”作家群,以文学向世人展示桂湘黔侗族地区文化和生活,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使侗族文坛多出人才、多出精品、打响名气。

  六年来,该县先后邀请《民族文学》、《青年文学》、《广西文学》、《中华文学》、《红豆》等多家杂志编辑、作家、评论家前来授课,期间还举办改稿班、研讨会、作品发布会等活动,发现和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年轻作家,创作了一大批文学作品,多部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并获得重要奖项,引起国内文坛关注。目前,“文学与地域”研讨会已成为桂湘黔侗族地区一张锃亮的文化品牌。

  《风雨桥》创刊于1978年,是三江县宣传部主管,三江县文联主办的一本纯文学内部刊物,至今已出版100期。上世纪90年代,《风雨桥》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分会会刊,2013年由不定期出版改版为双月刊。近40年来,《风雨桥》一直秉承“出作品、出人才”的办刊宗旨,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断挖掘侗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大力传承、保护、发扬以侗民族为核心的民族文化,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在桂湘黔侗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作家,编发了一大批侗族地区作家、文艺家的优秀文艺原创作品,在全区和全国侗族地区有着深远影响。

  下一步,该县将利用好“文学与地域”研讨会和《风雨桥》两个平台和品牌,通过文学交流打通地域壁垒,放宽视野,做大格局,深入生活讲好侗家故事,扎根基层传好侗乡声音,使侗族文学作品“既有高原,又有高峰”,推动侗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王勇、谢兴华、龚普康)

桂林师专中文系教师参加第六届桂、湘、黔三省(区)“文学与地域”研讨会
来源:中文系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年08月27日 18:05 阅读次数: 11【字体 |

 

2017年8月21日至23日,由柳州市文联主办的第六届桂、湘、黔三省(区)“文学与地域”研讨会暨《风雨桥》出版百期论坛系列活动在柳州三江县举行,中文系教师一行六人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聚集了来自桂湘黔9市18县的120多名侗族作家和学者,众多编辑、评论家、作家进行了作品研讨和授课,是一场高规格的文化盛会。

桂湘黔三省(区)“文学与地域”研讨会从201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旨在发现和培养以广西三江为中心的侗族基层作家,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风雨桥”作家群。《风雨桥》是由三江文联1978年创办的纯文学刊物,至今已出版100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分会会刊。“文学与地域”研讨会和《风雨桥》杂志已成为桂湘黔侗族地区两个重要的文化品牌。

中文系对研讨会非常重视,出发前团队召开了交流会,对作品进行了集体评议,研讨会上教师对作品的点评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本次活动也是中文系实践高校服务地方文学文化发展,实现校地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一项重要收获。

第六届桂、湘、黔三省(区)“文学与地域”研讨会
我校中文系教师参加研讨会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