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新四军成立80周年暨粟裕大将诞辰110周年书画展》书画作品中的故事(一)
由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主办、一师分会承办的“纪念新四军成立80周年暨粟裕大将诞辰110周年书画展”在航天二院职工活动中心展出了。
展出的作品中有一幅喷绘的宣传画《解放区的抗日战绩》经一师分会刘华苏会长的介绍引得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宣传画下有赵坚叔叔关于这幅画的说明和一张他和其他两位同志在宣传画下的合影。
陶勇司令员建议拍摄的宣传画《解放区的抗日战绩》
1945年9月我作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三纵队的文艺战士,和战友们在江苏宜兴的蜀山镇,用老乡家里的锅底灰加浆糊调成黑色颜料,红泥巴加浆糊调成红色颜料,用一天半的时间,创作这张大幅宣传画,整幅画宽高各12米,又三层楼那么高。画的上方用仿宋体文字点明了这幅画宣传主题;右下角写的是当时延安新华社发布的新四军、八路军的七年战绩。
纵队陶勇司令员看了后非常高兴,说:“这幅画很大,很有气魄,显示了我军既能打仗,又能做宣传工作。”他建议拍摄下来,留作纪念。当时就请照相馆的人把壁画拍了下来。
我们也在壁画前来了一个难得的留影。我在照片右边,时年21岁,任三纵政治部文艺干事,左为总务科长卞庸中,中为陈石生,《战斗报》负责油印的战士。
赵坚
去年研究会的会员卓娅到上海去看望赵坚叔叔,赵坚叔叔送给她一本《永恒的军史瞬间》,其中就记载了这个故事,这次书画展在征得赵坚叔叔同意后,将这两张照片喷绘展示了出来。
网上对赵坚叔叔是这样介绍的:赵坚,江都市宜陵镇人,1924年12月生。1937年小学毕业,师从江都著名学者严绍曾。1939年投身抗日宣传活动,1940年在郭村参加新四军挺进纵队,先后任文工团员、《战斗报》等部队报纸美术编辑、文艺干事。赵坚为军旅画家,在他的宣传抗战的画品中,以《车桥之战》最具影响,现藏于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时期,历任团政治处主任、师宣传科长、军文化处长等职。建国后,他先后任上海美术出版社、上海画片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总编、副社长,《书法》、《书法研究》、《书与画》杂志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理事及上海市美术馆画廊、空军政治学院艺术顾问。他的作品有油画、中国画、版画等,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作品展,多幅作品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江苏美术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收藏。其中水墨画深受西欧、日本等国外美术收藏家喜爱。篆刻瓦当作品曾参加全国书法展览。
这是书画展为赵坚叔叔制作的标签
书画展还展出了赵坚叔叔的《小鬼班的战士们》,《反战同盟松野觉同志》,《车桥战役之夜》等其他抗战时期的作品。
我在网上还搜到一幅赵坚叔叔的水墨画《巫峡神女峰》,是1985年画的,雄浑大气,难怪他的水墨画赢得了国外美术收藏家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