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0 粟裕智用木排显神威 1935年6月,红军挺进师在松阳小吉召开了政委会,会上决定开展武装示威、多缴枪支、扩大红军的竞赛活动,以实际行动纪念“八一”建军节。 会后,粟裕、刘英首长即挥师南下,7月24日攻占了龙泉八都。之后,两位领导各率一部分开行动。粟裕师长率三纵队进驻住溪村,筹划攻取遂昌王村口。 粟裕是位善谋的指挥员。1934年8月30日,时任抗日先遣队参谋长的粟裕在指挥庆元竹口战役中,全歼敌整个保安团,就显露了军事指挥天才。粟裕带领挺进师入浙后,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打了多次胜仗,很快在浙西南开辟出一块游击根据地,打开了游击战争的新局面。 这天,粟裕在住溪村边散步,心中在盘算着攻占王村口的部署。这时忽见一条一条木排顺水逐浪,向下游漂流而去。他访问了群众,得知这儿是乌溪江的上游,住溪一带的木材都是扎成木排凭着水力运经王村口,再至衢州黄坛口集散。粟裕师长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兵不厌诈,何不借助木排奇袭王村口?”他回到驻地,立即召集了几位干部商议,大家一致赞同这个好主意。 那日,青山雾霭,水色蒙蒙,战士们和放竹筏工一起身穿棕衣,手擎撑篙,驾驶着一条一条木排,有如跨上奔腾的骏马,一路劈波斩浪,直逼王村口。 冲越险滩,避过暗礁,不多久,先头的木排便看见王村口村外的白鹤尖山了,白鹤尖山上设有碉堡,是敌人的据点。红军乘驾的木排到了山脚,立即离开木排,携带利斧,跃上岸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敌哨兵。守在白鹤尖碉堡上的敌人发现了红军,仓促鸣枪报警,敌人听到枪声一时晕头转向,只听一个敌军官拼命吹哨狂叫:“红军来了,集合、集合……”。一时间,敌兵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乱作一团,有的跑进营房里去拿枪;有的从营房里往外逃命。红军便衣队早已猛烈开火,打死了那个吹哨的敌军官。敌兵失去指挥,更是无所适从。红军后续部队相继到达,敌人在红军“缴枪不杀”的威慑声中,纷纷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其中有个副队长逃进了老百姓家里,也被群众举报出来,敌兵一个中队都成了俘虏,就这样被红军很快地占领了王村口。 “粟裕率兵从天降,木排参战显威风”,这个红军奇袭王村口的故事,便这样传扬开来。 (摘自《龙泉革命斗争——先锋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