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亚高原侗族大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变“出口农技”为“出国投资” 榕江侗族农民老挝当老板

$
0
0

变“出口农技”为“出国投资” 榕江侗族农民老挝当老板

2017-07-13 16:29:53  来源: 黔东南日报

“今年春季在老挝种600亩西瓜赚的420多万元,要用部分资金来扩大种植规模。”7月11日,在榕江县古州镇口寨村老支书杨灿喜的家里,几个股东正在商量着今年冬季到老挝的投资计划。杨灿喜说,今年是出国投资种西瓜的第四个年头,过去口寨村村民都是给老板打工,但现在凭借一手种西瓜的好技术,在老挝投资创业成功,从“出口农技”变为“出国当老板”。

    口寨村是一个侗族村寨,素有贵州“农技出口第一村”之誉。从1995年起,口寨村开始农技输出业务,范围从云南西双版纳扩展到东南亚的缅甸、老挝等国家,“榕江农技”名声在湄公河沿岸成功打响。

    今年60岁、刚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的杨灿喜就是第一批出国开展农技输出业务的技术骨干之一,也是农技输出的带头人。

    杨灿喜回忆起2010年初到老挝时的情景。当时老挝农业十分落后,一片片肥沃的土地没有充分开发利用,到那里种上西瓜后,老挝人个个竖起大拇指:“中国贵州农民技术员,真行!”“过去,我们当技术员,替老板打工,给多少才得多少,既然有技术,那大伙为什么不集资自建一个西瓜基地呢?”2013年4月,从老挝回到村里的农技员杨光跃等人向村党支部提出自建西瓜基地的计划。“这个想法很好,我赞成,投资算我一个。”杨灿喜当即表态。

    说干就干。2013年10月,杨灿喜、杨光跃等12人共集资60万元在老挝承包160亩土地创办了西瓜基地,自己当上了老板。

    由于技术精湛,管理科学,次年西瓜产量达52万余公斤,获利60万元,投资与利润比例达一比一,赚取出国投资的“第一桶金”。

    首次创业成功,杨灿喜等人尝到了甜头,逐年扩大种植规模,每年都丰产盈利。杨灿喜向记者算了一笔账:2017年春季,投资小组卖出600亩地的西瓜,按亩产3000公斤,每公斤3.5元,每亩收入10500元,除去每亩成本3500元,每亩纯利润7000元,纯收入共420万元。

    看到杨灿喜等人当老板有赚头,多年在云南、老挝开展农技服务的技术骨干覃德伟等村民也纷纷组成投资小组。目前,全村共有6个投资小组近150人,分布在老挝南塔省孟龙县及孟帅省孟混县等地。“我们还要带动更多村民,成立更多的投资小组,计划5年内全村在老挝创办西瓜基地1万亩。”杨灿喜对口寨村农技大军进军老挝充满期待。(记者吴国桢 刘军)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