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亚高原侗族大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亚高原原创:中国当代有“军事家”称号的有63人/吴跃军

$
0
0

亚高原原创:中国当代有“军事家”称号的有63人/吴跃军

 

我军高级将领的悼词是经过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审定的,是盖棺论定性的权威评价。因此,从这种角度看,中国当代军事家的范围不仅限于36人。

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军事家,有三方面的标准:一、是否担任过军队的高级领导职务;二、是否具有重要的军事业绩,即是否成功地指挥过战役层次以上的战争,或对军队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三、是否有重要军事论著,或提出过重要军事思想。一般地说,一个人只要具备其中的两条,就可以是合格的军事家。许多高级职业军人,甚至公认的军事家,也往往只对其中的某一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同时具备这三方面标准的只有少数人。

中国当代军事家63人:

第一批36位军事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彪、粟裕、彭德怀、刘伯承(毛主席眼里一流军事家四人),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邓小平、叶挺、杨尚昆、李先念、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

开国上将董其武、王震、陈再道李达、杨得志、李聚奎、王平、叶飞、陈锡联、张爱萍、杨成武、洪学智、萧克吕正操

开国中将、1988年上将、国防部长秦基伟(1914~1997)

1955年可评为上将的无衔将军邵式平、何长工、伍修权、耿飚;

开国少将、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顾委常委、国防大学政委、1988年上将李德生、 开国少将、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1988年上将华清(2011)、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张万年(2015年01月14日)、开国中将、1988年上将、军委副主席张震(2015年9月3日)。

 

媒体报道的4位军事家: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党的文献》2001年第3期、《回忆与怀念》)、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任弼时(2009年10月24日 15:59:38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央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上将韩先楚(2009年11月24日16: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中顾委常委、上将宋时轮(《人民日报》1992.02.09))。

亚高原原创:中国当代有“军事家”称号的有63人/吴跃军

中国还有哪些是军事家?

 

卸任的的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胡锦涛,现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曹刚川上将、范长龙上将许其亮上将,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赵南起上将等。今后军委主席和担任上将的军委副主席和部分担任军中要职的88上将才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家。

 

链接:张万年逝世官方称为军事家 盘点“中国当代军事家”评定

2015-01-15 09:42:34

来源:观察者网

央视在播报张万年同志逝世的消息时提到,张万年同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以来涌现出了多位文韬武略、运筹帷幄的统帅和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仅1955年至196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就有1614位开国元勋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享有“军事家”称号的仅有36人,可谓凤毛麟角。那么,究竟谁有资格成为军事家呢?

最初只确定14名“军事家”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时,有关部门确认了33位军事家。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叶挺、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和林彪。

1994年8月又增补了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这样,被称为军事家的共计36人。

曾任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研究员的王希先披露,最初只有14名将帅定为军事家,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粟裕和左权。不久因某种原因放宽要求,达33位。

以“大将资格”为基线

这36位军事家大致可分三种类型:一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二是十大元帅和十大将;三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献身的高级将领。

作为统帅和领袖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当属元帅级人物。1955年评衔时,毛泽东是大元帅衔的唯一人选,周恩来、邓小平则是元帅候选人,李先念曾是大将人选。周、邓、李等因已在政府任职,就没参加评衔。杨尚昆解放后不担任军职,1955年也没参加评衔。

在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11位高级将领中,叶挺是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和新四军首任军长,仅此两条足以有资格评为元帅。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黄公略是红军初创时期的军长(政委),方志敏、刘志丹、罗炳辉为土地革命中后期的军团领导,左权、彭雪枫为八路军、新四军师以上高级将领,他们的评衔条件也都基本够“大将资格”。

可见,“中国当代军事家”的评定是以“大将资格”为基线的,这从没有一位上将进入36人名单的事实可以印证。

排名先后有讲究

36位军事家排名是按以下顺序:1.统帅级人物;2.元帅;3.大将;4.牺牲的先烈。

毛泽东以其无可争议的地位名列榜首。周恩来是人民军队创建人之一,战争时期任军委副主席,担任国务院总理后对军队和国防建设贡献极大,因而位列次席。朱德是十大元帅之首,长期担任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排在第三位。第四位是邓小平。

十大元帅除朱德、林彪外排名是按1955年授衔时的顺序。叶挺排在元帅之后大将之前,显然是被当元帅看待的。如果1955年授衔时叶挺健在,他在元帅中排名肯定比较靠前。为不打乱元帅们的顺序,叶挺排在叶剑英之后。

叶挺之后,是杨尚昆、李先念。杨、李二人能排在十大将之前,与他俩都担任过国家主席不无关系。接下来是十位大将,排名也是按授衔时的顺序。

大将之后是10位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将领(叶挺已列入元帅级)。这10人又分为两部分:1989年公布的和1994年增补的。这两部分分别按他们牺牲的先后次序排名。

林彪在1955年十大元帅中名列第三,不过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给放到最后了。

值得一提的是,36位军事家中有15位是湖南人。他们是:毛泽东、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许光达、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黄公略。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是四川、湖北,分别有7人、4人。

许多上将悼词中也称“军事家”

除以上中央军委正式确认的36位军事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去世的开国上将在新华社刊发的讣告或悼词中也被称为“军事家”。据不完全统计,在悼词中被称之为军事家的开国上将有董其武、王震、李达、杨得志、李聚奎、王平、叶飞、陈锡联、张爱萍、杨成武、洪学智等11人。

开国中将、1988年上将、国防部长秦基伟的悼词中也被称为“军事家”。悼词中称为军事家的还有几位“无衔将军”:邵式平、何长工、伍修权、耿飚。这4人按战争时期的资历,1955年可评为上将。但他们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就离开军队,到中央或地方工作,而没有参加评衔。何长工、伍修权、耿飚后来回到军队,正处于两次军衔制之间,因此被称为“无衔将军”。


 董其武(1899.11.27—1989.03.03),时任69军军长。

 王震(1908—1993.03.12),时任副总长兼铁道兵司令、政委。

 陈再道(1909.01.24—1993.04.06),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兼武汉军区司令、湖北军区司令员。

 李达(1905.10—1993.08),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杨得志(1911—1994.10.25),时任济南军区司令。

 李聚奎(1904.12.31—1995.6.25),时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1958年授予(1人)

 王平(1907—1998.02.08),时任总参动员部长。

 叶飞(1914—1999.04.18),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兼福建军区司令。

 陈锡联(1915.01—1999.06.10),时任炮兵司令。

 张爱萍(1910.01.09—2003.07.05),时任副总长。

 杨成武(1914.10.08—2004.02.14),时任副总长兼北京军区司令、防空军司令。

  洪学智(1913.02.02—2006.11.20),时任总后副部长。

  萧克(1907.07.14—2008.10.24),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吕正操(1905.01—2009.10.13),时任总参军事交通部长。

毛泽东(1893~1976):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主席。

周恩来(1898~1976):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央军委副主席,元帅,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邓小平(1904~1997):中央军委主席。

彭德怀(1898~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元帅。

刘伯承(1892~1986):中央军委副主席,训练总监部部长,元帅。

贺龙(1896~1969):中央军委副主席,元帅。

陈毅(1901~1972):中央军委副主席,元帅。

罗荣桓(1902~1963):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元帅。

徐向前(1901~1990):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元帅。

聂荣臻(1899~1992):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科委主任,元帅。

叶剑英(1897~1986)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元帅。

叶挺(1896~1946):新四军军长。

杨尚昆(1907~1998):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主席。

李先念(1909~1992):中央军委常委,国家主席

粟裕(1907~1984):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负责人,大将。

徐海东(1900~1970):中央军委委员,大将。

黄克诚(1902~1986):总参谋长,中央军委秘书长,大将。

陈赓(1903~1961):副总参谋长,大将。


谭政(1906~1988):总政治部主任,大将。

萧劲光(1903~1989):海军司令员,大将。

张云逸(1892~1974):中央军委委员,大将。

罗瑞卿(1906~1978):总参谋长,中央军委秘书长,大将。

王树声(1905~1974):总军械部部长,大将。

许光达(1908~1969):装甲兵司令员,大将。

许继慎(1901~1931):红一军军长,中共鄂豫皖军事委员会皖西分会主席,1931年11月在“肃反”中被错杀。

蔡申熙(1906~1932):红十五军军长,鄂豫皖特委委员兼军委副主席,1932年10月9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段德昌(1904~1933):湘鄂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红六军军长,1933年5月1日在“肃反”中被错杀。

曾中生(1900~1935):红四军政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因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于1935年8月被杀害。

左权(1905~1942):红一军团参谋长,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在指挥战斗中牺牲。

彭雪枫(1907~1944):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和淮北军区司令员,1944年9月11日在指挥作战中牺牲。

罗炳辉(1887~1946):红九军团军团长,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1946年6月21日病逝。

黄公略(1898~1931):平江起义领导人,红三军军长,1931年9月15日作战中伤重牺牲。

方志敏(1899~1935):赣东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1935年8月6日于南昌就义。

刘志丹(1903~1936):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1936年4月14日在指挥作战时中弹牺牲。

林彪(1907~1971):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元帅。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