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亚高原侗族大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转载]锦屏文学简介

$
0
0
原文地址:锦屏文学简介作者:一片浮云



(不断修改中,限于水平和资料,错漏难免,欢迎指正)
转贴http://user.qzone.qq.com/1402195131?ptlang=2052

作为明清两代黎平府的一个重要区域,锦屏地处清水江流域下游的核心区域,水文化灿烂,水运条件优越,加之清水江两岸森林茂密,所产优质建筑木材杉木,孕育了千年木商文化,使得锦屏相对于黔东南其他县市而言,是一个文明早孕的地方,并因此成为明清两代黎平府的文化核心地带。文化的发展带动文学的繁荣。从明代起,锦屏即有文人作家出现。据《黎平府志》记载,明代锦屏有诗文传世的文人作家有刘宪模、王大臣、吕应阳、胡茞、胡可成等人,其中王大臣为黎平府开科举人,其诗文艺术性较高,在明代黎平府最为有名。 清代后,锦屏文学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据《黎平府志》记载,在清代,锦屏作家有文集传世的有以下作者:胡定之著有《鹤溪文集》;张应诏著有《图园集》《学莲说》;龙绍讷著有《亮川集》4卷和《迪光录》八卷;姜海闻著有《三营记》;朱洪章著有《鹤阳新河诗集》《从戎纪略》。其中以龙诏纳和朱洪章最为有名。龙绍讷为锦屏亮司人,字廷飏,号木斋,晚号竹溪,苗族,是晚清时期贵州黔东南"著述侈侈隆富"的苗族作家和学者,也是贵州当时最为著名的诗人和文化学者之一。朱洪章,锦屏文斗人,苗族,清咸丰年间贵州悍将,《从戎纪略》自述其自道光三十年投笔入从胡林翼到同治三年攻克天京城十四年间与太平天国的战斗经历。此外,有诗文传世但没有诗文集传世的作家更是灿若辰星,比较著名的有曾统一、曾廉、胡长新、徐勖、庄秀、龙昭俭、龙澄波、罗士彦、曹鸿熙、范基相、杨操白、杨学沛、江金浩、徐锡侯、吴师贤等人,其中,以胡长新和范基相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

有道是,乱世出文雄。到了近代,中国政治风云变幻,各种内忧外患将中华民族置于生死存亡关头,在此种背景下,锦屏出现了许多投身革命的仁人志士和忧国忧民的诗人作家,他们的作品,以诗歌为多,多为伤时感怀之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雄浑。其中,以吴慕尧、龙大道、杨和钧、龙昭灵、王先平最为有名。吴慕尧 ,钟灵乡寨稿村人,原名尚隆,苗族。民国元年(1912年),加入同盟会和"南社",任《国风日报》主笔,发表文章揭露袁世凯投靠帝国主义,窃取革命果实,复辟帝制的阴谋,被袁氏封闭报馆,慕尧避往上海。民国三年(1914年),与姜俊民等共谋收买大总统府厨役置毒刺杀袁世凯,后因叛徒告密被捕杀害。现存《绝命诗》等诗歌16首,气势雄浑,阳气十足,是中国革命诗词中不可多得的好诗。龙大道,茅坪人,字坦之,又名龙康庄,侗族。中共早期党员和工人运动领袖,曾参与领导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1928年5月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浙江省委代理书记。1931年2月7日晚牺牲于上海龙华,为著名的“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现虽仅存诗歌五首,但质量较高,特别是《狱中》一诗,慷慨激昂,大气磅礴。杨和钧 ,启蒙镇者蒙村人,又名老牛,侗族。1936年,杨和钧因救护伤病红军、书写革命诗歌、外出找寻红军而被当地反动势力以“叛客”罪名杀害。杨和钧为锦屏最早的白话诗人、农民诗人和红色诗人,有诗歌《板壁上的指南》等诗作七首选入《贵州革命烈士诗抄》。龙昭灵 ,锦屏茅坪镇人。参加贵州辛亥革命的首要人物之一.号杰卿,字拙园,别号黄哨山樵,侗族。能文善武,尤其擅长作诗撰联。青年时曾应聘与画家周熊飞合刻《天柱县志》(光绪版)卷首之“天柱县全图”、“县城图”、“八景图”等多幅图谱,编撰《保安团防志略》一卷。一生创作诗词楹联300余首(副),现存诗稿100多首,《侗族文学资料》第七集(侗族文人文学集)选刊其诗49首。编订《幼稚识字》、《劝告族人书》、《人道轨》、《当头棒》等通俗教育读本及文章,遗著有《拙园氏诗作手稿》,是锦屏古诗文集大成者。其手稿被后人整理成《龙昭灵诗文集》出版。王先平,锦屏 三江镇王寨人,锦屏解放前后进步人士,为中国侗族第一位小说作家,有短篇小说《生活》与散文《活在记忆中的一位亡友》传世。
到了现当代,锦屏文学出现了第二次空前繁荣的景象,出现了像姜穆这样的大师级文学家。姜穆,锦屏河口乡文斗村人,20世纪苗族杰出的作家,曾用笔名牧野、甲兵、达丰等30余个。出版有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游记、电影电视剧本等各类文集若干,共计二千万字,享有“文坛快手”之称,是我国苗族历史上作品创作数量最多的文化巨人之一。姜穆生于1929年5月21日,1945年未读完初二就参军而去,1949年12月随民国军队到台湾。1954年开始文学创作,1958年出版诗集《拾梦》。1966年至1969年创作出版电影剧本《一网打尽》、《浮沉之间》、《新血轮》,短篇小说集《红娃》、《早落的太阳》、《心结》、《第二代》,中篇小说集《决堤》,长篇小说《狄青传》等。1971年退役后历任《文艺月刊》杂志主编,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黎明文化公司副总编辑,《乡情》杂志主编,中国专栏作者协会副秘书长。1970年至1979年创作出版短篇小说集《淑女》、《不归鸟》、《绿色的海》,中篇小说《奴隶们的怒吼》、《锦绣前程》,长篇小说《流》、《黑地》,杂文集《姜穆杂文集》,散文集《红尘寂照》、《香弦雨》等10多部。1980年至1989年创作出版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家家笙歌》,长篇小说《血地》,散文集《两代》,文学评论集《三十年代作家论续集》等。1990年至2000年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烟尘》、《用脚读美丽的山河》,长篇小说《王安石大传》等。2003年12月辞世于台北,享年74岁。
除姜穆外,锦屏现当代早期比较有影响的作者有吴定昌、姚炽昌、赵景春、熊飞、张先焕、吴恩荣、龙向超、封小平、王铭忠、何霞飞、王远森等。其中:吴定昌在省级刊物发表有小说《光荣的任务》《我的爹爹》《麦分》,戏剧《一封厚礼》等;姚炽昌的散文《杉乡情思》1988年获南方九省林业“绿色文学征文”鼓励奖;并有歌剧《借伞》、诗歌《夕阳落下了西山》《洗衣小曲》《采伐曲》《清江渔歌》等在省级刊物发表;赵景春的诗歌《献给老行长的歌》1988年获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纪念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征文”比赛优秀奖;另有诗歌《水手之歌》散文《苗乡侗寨》等在省级刊物发表;熊飞(原籍天柱县,长期在锦屏工作)的小说《甜甜少年梦》1986年《民族文学》发表,并获1988年首届全国侗族文学一等奖;小说《山葬》1987年发《民族文学》,1988年获《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山丹奖”和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创作新作奖(即现在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熊飞是锦屏第一个在国家级重要文学刊物《民族文学》发表作品的作家,也是锦屏第一个获国家级文学大奖的重要作家。张先焕有散文《侗家姑娘绣眉》《侗乡风景树》和民间文学若干在省级刊物发表;吴恩荣公开出版有诗集《林海之歌》;龙向超公开出版有传记《杉木王》;范华钊有散文《灯》《花带表深情》、诗《山水情》等在省级刊物发表;封小平有杂文《人生·舞台·荒诞剧》、小说《情丝·雨丝》等在省级刊物发表;王铭忠有话剧《山林迷雾》《将军泪》在省级刊物发表,并与人合著有电视剧本《风雨桥》上下集;何霞飞的翻译小说《混血姑娘》1980年被《贵阳晚报》连载53期;王远森的散文《微量元素的自白》获贵州省科普创作二等奖。
此外,这一时期还有一大批以仿古诗词为创作对象的中老年作者,艺术成就较高的有王乾孝、杨秀琨、王安涛等。

进入新时期以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当代文学经过“文革”的创伤后,开始复苏,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锦屏又成长一批势头强劲的中青年作家。小说创作主要有傅安辉、陆景川、石玉锡、范华洲、赵荣晖、龙立榜、龙珍锋、杨光焕、吴隆文、杨秀廷、陆恪等。锦屏的小说创作,势头强劲,其中,石玉锡、傅安辉、范华洲、赵荣晖、龙立榜、陆恪被称为新时期锦屏六大小说家,其中以石玉锡的成就为最高,以陆恪的影响为最大,而赵荣晖则被省内文坛誉为锦屏目前最有潜力的青年小说家。公开出版有小说集的有石玉锡、陆格、陆景川三人。散文方面,锦屏更是作者众多,其中公开出版有散文集的有欧阳克俭、傅安辉、陆景川、单洪根、王明相、杨秀廷、吴高毅等人。没有出版文集但影响较大的有龙道炽、范华洲、赵荣晖、王宗勋、龙立榜、龙立霞、龙珍锋、王远白、杨光焕、杨文凭、杨文斌、吴谋诚、吴育瑞、姜秀波、王远镇等人,其中吴谋诚、王远白、杨光焕是锦屏80后作家中作品质量较高影响较大最具发展潜力的作家之一。吴谋诚的散文,其作品风格让人感觉更接近时代的前沿,富于青春的激情与时代的节奏,创作手法灵活多变,散淡的文字,日记式的记述,平实而不乏文采。王远白和杨光焕皆为省作协会员,其散文作品不多见,但质量较高,二人皆有散文作品入选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侗族卷。龙腾、龙卫平、刘航、龙涛、杨胜濂、龙见沧、袁垂立、韩华秦、张友模、龙煜、龙令冽、谭元勇、石福涛等,也在各种报刊和网站发表一定数量的作品,但水平参差不齐,还需作进一步的了解与观察,但都非常值得期待。在这些作者中,就目前所发表的作品来看,杨胜濂和龙见沧是两个比较年轻的后起之秀。作为一名年轻的写手,杨胜濂所写作品不多,算是刚刚起步,但其作品字里行间浸透着一股淡淡的才气,有的散文甚至可以当作散文诗来读,杨胜濂无疑是锦屏年轻一代作者中比较看好的一棵好苗。龙见沧虽然发表文章不多,但其作品也比较耐读,文字流畅,有真情实感,是很有潜力的一名年轻作者。在比较年长些的作者中,相对于锦屏其他作者而言,欧阳克俭等人的作品比较成熟,成就较高,影响相对要大。欧阳克俭是锦屏最多产的散文作家,也是贵州省最多产的重要散文家之一;作品在全国及省州各种文学赛事中获奖十多次,其中散文作品《生命有限,梦想无疆》获第二届“贵州省专业文艺奖”;其作品入选《世界文艺博览---中国文学》、《中国现当代苗族作家文学史》等各种选本,散文《黔东南苗侗风情纪事》入选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苗族卷。现为县文联主席的杨秀廷是锦屏散文成就较高的作家,其散文作品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发表若干,并在各种全国性文学赛事中获奖十余次,其中《草不飘摇草快黄》曾获第六届“飞龙雨杯”全国征文一等奖;有散文入选各种重要文集,其中《笙歌不落的苗寨》入选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苗族卷。王明相是锦屏一名60年作家,诗歌、散文、评论皆有可观作品,但还是以散文成就最大,在省州级各类报刊发表散文若干,多以乡村为题材,在乡土散文方面较有感觉。龙道炽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散文作品不多,但质量较高,其中《父亲的六个梦》获第二届“贵州省专业文艺奖”;2011年应邀参加由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等多家单位主持的“贵州文学中的‘民院现象’研讨会”;2013年被黔东南州作协推荐出席“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工作会”。诗歌创作方面,省内较有影响的主要有龙超云、欧阳克俭、徐德雷、傅安辉、龙道炽、欧开平、范华洲、杨光焕、邹洪屏(主要创作现代音乐歌词)等人。公开出版诗集的有徐德雷、傅安辉、杨光焕、吴恩荣。此外,还有一大批仿古诗词作者,其中以吴隆文、王明相、王宗永、王裕庆、吴恩荣、王光俊、肖祖楼等人的成就和影响最大,特别是吴隆文,在《贵州诗联》等报刊发表诗词若干,有诗词入选《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等多种全国性重要诗词选本,有诗作获“王者之香——全国兰花诗书画专题大赛”银奖,诗歌《河北纪行》被中国社会发展研究院评为全国社科优秀成果特等奖。吴恩荣的诗歌数量众多,公开出版诗集一部,内部出版诗集六部,以仿古诗词主兼有少量现代诗歌的诗集《林海之歌》1999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开出版,系当年北京文华图书编著中心组编出版的《中华当代诗库》系列丛书之一。欧阳克俭诗歌不多,但质量较高,其诗歌《千年村庄》在省内较有影响。龙道炽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在省级刊物发表诗歌作品,在全国性诗歌赛事中多次获奖。相对于锦屏其他诗人而言,龙道炽的诗歌数量最多,质量也属上乘,是贵州较有影响的诗人之一;《清水江恋歌》入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侗族卷,诗集《清水江恋歌》正在编辑出版之中。龙超云,诗歌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较高,有诗歌作品在《民族文学》等国家级刊物发表;有诗歌作品入选《中国少数民族女诗人选》,诗歌《你是那一个太阳吗》入选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侗族卷。相对而言,戏剧创作是锦屏文学的一个弱项,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话剧和歌剧作品,但目前还缺少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作品。
新时期的锦屏中青年作家中,以下作家成就最可观,质量最好,影响最大:
石玉锡,贵州省作协会员、州作协副主席,平秋镇高坝村人,侗族。为省内倍受关注的多产小说作家。发表有《梨园》、《虎林》、《桐油花》、《金桂》、《木匠》等中短篇小说和〈竹影〉〈银凤钗〉两篇长篇小说。公开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金桂》和长篇小说《竹影》,中短篇小说集《仙琴》和长篇小说《银凤冠》《逃汉》也正在编辑出版中。中长篇小说《梨园》(近16万字)在90年代初的黔东南文坛很有影响,长篇小说《竹影》发表后好评如潮,影响很大。另有民歌体现代诗。其中,短篇小说《桐油花》入选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侗族卷。
傅安辉,省作协会员,平秋镇石引村人,侗族,锦屏多产作家和成就较高作家之一,曾到英国米德赛克斯大学商学院学习深造。主要创作以文学评论为主,兼写散文、诗歌、小说、民间文学,是文学杂家。担任过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编辑部主任、中文系主任、凯里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发表文学作品120多篇(首)。出版诗集《分行的心迹》、散文集《不熄的心灯》、文学作品选集《园丁风景》、文学研究著作《鲁迅研究》《侗族口传经典》《侗戏鼻祖吴文彩研究》《侗族民间文学》等。荣获贵州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省管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主编”等表彰。短篇小说《蛊家女儿春兰姐》备受关注和饱受争议。〈凯里学报〉和〈黔东南原生态学刊〉执行主编,凯里学院文学院教授。诗歌作品《春天的情诗(组诗)》入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侗族卷。
杨秀廷,省作协会员、县文联主席,鲁迅文学院学员,钟灵乡娄江村人,苗族。散文作品在《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和省级报刊发表若干;出版有散文集《与寂寞对坐》、《绻缱伤怀》,作品在全国性文学征文赛事中获奖20多次,散文作品《草不飘摇草快黄》曾获第六届“飞龙雨杯”全国征文一等奖。〈笙歌不落的苗寨〉入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苗族卷。现为《锦屏文艺》主编、《锦屏文书与锦屏文学丛书》副主编。
王明相, 彦洞乡黄门村人,侗族 。主要创作方向为散文,兼写散文诗、评论和古体诗词。王明相的散文作品,主要以乡村为主题,散文集《故乡的歌》出版后深受好评。
欧阳克俭,省作协会员、州作协副主席,新化乡人,苗族,锦屏多产作家之一。主要创作方向为散文,兼写评论和诗歌,其次为地方史志学术研究。诗歌《千年村庄》获好评。有《边风如歌》等“八边”系列文集出版并备受关注,评论者众,在省内影响较大;作品在全国及省州各种文学赛事中获奖十多次,其中散文作品《生命有限,梦想无疆》获第二届“贵州省专业文艺奖”(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共同举办,是贵州省由官方主持的四大文学奖之一)。《锦屏人物志》主编,参与编写《黔东南文学六十年》和校对《亮川集》等其他文集和古籍若干。有作品入选《世界文艺博览---中国文学》、《中国现当代苗族作家文学史》等各种选本,散文《黔东南苗侗风情纪事》入选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苗族卷。
龙超云,省作协会员,三江镇赤溪坪村人,女,侗族。在《民族文学》等发表诗歌、散文,诗歌作品入选〈中国少数民族女诗人选〉入选诗歌《你是那一个太阳吗》入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侗族卷。
陆景川,省作协会员,平秋镇石引村人,侗族。主要方向为社会科学研究,文学方面主要表现为传记、纪实文学、散文和民间文学。传记《龙大道传》和散文集《向世界敞开大门》较有影响,曾任〈黔东南社会科学〉主编。纪实文学〈三坐牢房的龙大道〉入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侗族卷。
单洪根,省作协会员,铜鼓镇人,苗族。创作方向文学方面主要为散文,兼写诗歌和评论,其余文字多为地方史志学术研究。出版有作品集《心路留痕》和配诗摄影作品集《游踪诗影》,文艺评论集《临渊垂钓集》影响较大。
吴高毅 (省作协会员)偶里乡人,苗族。散文集《在别人的城市遥望故乡》公开出版受读者欢迎,好评如潮,影响较大。是锦屏打工作家之一。
吴谋高 (省作协会员)启蒙镇腊洞村人(原丁达村),侗族。主要创作方向为散文和古体诗词,兼写地方评论。主编有《黔东南历史上的今天》、《建州五十年大事记》、《黔东南州情》、《锦绣黔东南》、《黔东南风物志》、《黔东南州志》、《丁达村志》、《腊洞吴氏》。其简历和成果收入《世界华人文化名人》等典籍中。
杨光焕 (省作协会员)启蒙镇人,侗族。主要创作方向为散文,兼写诗歌(含散文诗)和小说。散文《碎语萧溪》入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侗族卷。《劳动时报》主编助理
龙珍锋 (省作协会员)偶里乡人,苗族。主要创作方向为散文,有散文在《中华散文》等国家级和省级报刊发表,有散文入选黔东南中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阅读文本,多次参加省州改稿会。
陆 恪 敦寨镇人。笔名“南无袈裟理科佛,网络小说作家,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佳网络作家”。有长篇网络小说《神恩眷顾者》《苗疆蛊事》《苗疆道事》三部在网络发表并已出版前两部。《苗疆蛊事》400万字,一度高居“磨铁中文网”点击阅读榜首。
王远白 (省作协会员)平秋镇孟寨村人,侗族。主要创作方向为散文。散文《老屋》入选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侗族卷。 现为《当代贵州》杂志记者,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较有影响的新闻报道若干,“圭叶五合章”的主要报道记者之一。 
龙道炽 平秋镇石引村人,侗族,是贵州省较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主要创作方向为诗歌(含散文诗),兼写散文和评论。诗歌《清水江恋歌》先后入选《黔东南文学六十年》、《锦屏县志》和〈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侗族卷;组诗《开始》、《品读黔东南》分别获第四、第五届“飞龙雨杯”全国征文三等奖;散文《父亲的六个梦》获第二届“贵州省专业文艺奖”(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共同举办,是贵州省由官方主持的四大文学奖之一);2011年应邀参加“贵州文学中的‘民院现象’研讨会”,2013年被黔东南州作协推荐出席“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工作会”。现为《锦屏文书与锦屏文学丛书》副主编。诗集《清水江恋歌》正在编辑出版之中。
徐德雷 铜鼓镇岔路村人,侗族。主要创作方向为诗歌,兼写散文、评论。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共300多件,出版诗集一部,有诗歌入选《中国二十一世纪诗歌大展》《中国诗歌读本》《高处的暗语》《贵州诗歌合集·山花》等30余种选本,曾任民刊《伊人文学》主编。
赵荣晖 固本乡人,苗族。主要创人方向短篇小说,兼写散文。短篇小〈〉〈野饭〉分别获第三、第四届“飞龙雨杯”全国征文三等奖,短篇小说《绝杀》受关注。
范华洲 彦洞乡瑶白村人。原主要创作散文和散文诗,现主要创作长篇小说。有散文诗入选中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阅读文本,长篇小说《残月如钩》因兼有乡土小说与打工小说的双重身份而颇受关注。是锦屏打工作家之一,也是锦屏第一个用长篇小说的体裁以打工题材进行创作家。
杨文凭 大同乡人,侗族。主要创作方向为散文。散文作品获浙江省新闻奖报纸副刊奖、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2007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铜奖;散文作品在《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等联合举办的浙江首届民工文学创作大赛中,获一等奖;散文作品在国务院新闻办和全国188家重点网站举办的“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征文大赛中获奖。是锦屏打工作家之一。 
王宗勋 平秋镇魁胆村人,侗族。主要从事地方史志和锦屏文书研究,文学方面主要创作方向为散文,现兼写人物传记,公开出版有人物传记《红军师长龙云》,其日记体散文集《大山拾宝》正在编辑出版。现为《锦屏文书与锦屏文学丛书》主编。
吴隆文 启蒙镇腊洞村人(原丁达村),侗族。主要创作方向为诗歌,兼写散文和小说。发表文学作品多篇;有短篇小说《离家出走的男人》在全国著名小说刊物《小说林》发表。有诗文入选《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等多种文集,诗作《河北纪行》被中国社会发展研究院评为全国社科优秀成果特等奖。
欧开平 主要创作方向为诗歌。在省内外发表诗歌多首,作品颇受关注。
龙立榜 平略镇打岩塘村人(原留纪村),侗族。主要创作方向原为为散文,现转为短篇小说,兼写诗歌。短篇小说〈老盐〉和〈青铜锁〉受省内文坛关注。是锦屏打工作家之一。
吴谋诚 偶里乡人,苗族。主要创作方向为散文,兼写诗歌和短篇小说。在著名打工文学刊物《江门文艺》等发表打工文学作品多篇(首),有打工文学作品入选《中山市产业工人作家作品选》。是锦屏打工作家之一。
姜秀波,苗子,青年作家,二十世纪70年代末生于贵州锦屏文斗。贵州省写作协会会员,黔东南州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凯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凯里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现任黔东南人民网、黔东南文化网主编。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欧洲时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青年报》、《民族》、《中国民族报》、《中国作家网》、《知音》、《文史天地》等。
杨文斌 固本乡东庄村人,苗族。主要创作方向为散文。散文作品和新闻报道多次获奖。
吴育瑞 偶里乡人,苗族。主要创作方向为散文。发表散文多篇,有散文和新闻作品多次获奖。曾任《杉乡锦屏》报主编。
龙立霞 主要创作方向为散文。有散文作品获全国重要报刊《光明日报》征文一等奖。
焦正芳 敦寨镇者屯村人,苗族。主要创作方向为散文,兼写小品和话剧。有文学作品获全国征文奖。
王远镇 平秋镇魁胆村人,侗族。主要创作方向为诗歌。军报记者,有文学作品多次获全国征文奖。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