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粟裕指挥的苏中海上抗日贡献不可磨灭(图)
![]() |
《参考消息》记者沈丹琳7月20日报道
70多年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海上抗日武装在江苏如东附近的黄海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支部队就是由新四军领导的苏中抗日海防团,也是新中国海军的雏形。然而,这支部队的光辉历史却一直鲜为人知。
海上抗日传奇被尘封七十多年
在我们迎来伟大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了缅怀、发掘并研究中共苏中抗日海防团的历史,中共海上抗日武装斗争研讨会于7月17日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网、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共如东县委、县政府、县政协承办。包括军史党史研究学者、抗日将帅和海防团指挥员后代等百余名与会嘉宾共同追忆了中共领导的第一支海上抗日武装建立、发展、壮大的过程,重温了那段已尘封70多年的历史。
如东县代表首先介绍了苏中海上抗日武装的发展历史。如东县政协主席陈建华说,如东位于上海到连云港的中心地带,是连接南北的“海上走廊”的关键节点。1940年10月,陈毅实地考察后认为,如东沿海既无据点,又难封锁,战略地位重要。1941年3月在掘港成立的新四军一师三旅海防团,标志着中共领导的第一支成建制的海防部队正式列入史册。1942年11月5日,时任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宣布,苏中军区海防团正式成立,并说“这是我们创建的第一支土海军”!抗战中,海防团胜利完成了粟裕交给的任务。
做好抗日宣传具现实教育意义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名誉会长李金华致辞说,苏中海防部队是中共领导的第一支海上抗日武装力量,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人民海军做出过历史性贡献,这支力量跟陈毅、粟裕的领导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召开这个研讨会,希望向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在海上抗日武装斗争的光荣历史,并载入有关史册。
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第一副会长、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徐承云中将在会上致辞说,苏中海上抗日武装斗争的辉煌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民族解放和振兴的中流砥柱,永远坚持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重要法宝。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新四军铁军精神,因为铁军精神蕴含着伟大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它是激发全国军民的重要力量源泉。
参考消息报社副总编辑陶德言在主持会议时指出,6月30日,《参考消息》用整版篇幅刊登了《鲜为人知的中共海上抗日斗争》一文,详细介绍了发生在苏中根据地的海上抗日斗争光荣历史。做好中共海上抗日斗争的宣传是《参考消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它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更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对新四军海防纵队的史料挖掘和学术研讨,有助于填补中国人民海军历史的空白。它虽然发生在江苏如东,但是意义远远超越了地域范畴,是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在研讨会发言中指出,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各个根据地、各支部队的领导充满了创新精神。过去有很多根据地,也有靠海的根据地,但是把根据地放在海上,组建自己海上抗战力量,确实是一种创新,而这种创新开创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海军。
粟裕大将之子、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粟戎生中将说,现在研究和发掘革命斗争历史,既要缅怀革命先辈光辉业绩,更要以此激励后人的奋斗精神。为实现这个目的就要尊重历史,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去看待历史。建议相关单位再认真研究上述史料,再进行深入挖掘,把大事件、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主要经过,力求真实准确地呈现出来,让这段历史更加充实更加闪光。
纪念抗战要浓墨重彩理直气壮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日本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汤重南说,近来日本官员对中国的抗战军民伤亡人数大放厥词,针对日本的这种动向,我们一定要浓墨重彩书写我们的抗日战争,一定要理直气壮肯定我们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东方主战场地位,肯定中国全民族统一联合抗日的地位,这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努力空间。
军事科学院军史百科部原副部长支绍曾少将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新四军面临着怎么发展、向哪里发展的问题?陈毅和粟裕等新四军领导人发现,如东除了地理环境适合以外,还有与地方武装建立统一战线的条件。苏中如东海防团的建立,说明新四军领导人具有非常高的战略图谋和远见。海上武装斗争和全国抗日斗争一样,统一战线是共产党存在与发展的法宝。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工程兵指挥学院原政委刘华苏少将说,学习、研究和宣传这段历史非常有意义,概括起来就是为了还原历史,昭示后人。我们还要注意提炼在海防团将士身上所体现的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铁军精神。
有助于厘清人民海军创办历程
海军学术研究所所长葛银林大校说,这段历史使我们进一步厘清了人民海军创办历程。人民海军前身是华东军区海军,而华东军区海军的前身则可追溯到抗日战争期间我党在如东领导的海上武装斗争。苏中海上抗日这段曲折艰难的历程,是我们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开篇立业,同时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光辉篇章。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会长、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糜振玉中将在做会议总结时说,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海防纵队的历史,对他们的历史地位、作用要继续做好研究,推动宣传工作,增加各类抗战纪念馆对这段历史资料的补充。
海防团政委姬鹏飞之女姬巧玲、海防团指挥员“孙二富”之女林红、总政编研室崔向华大校以及南通市政协主席王德忠、如东县委书记詹立风也先后在研讨会上发言。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会长、武警部队原司令员巴忠倓中将,军事科学院原政委张序三中将,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龙新民,新华社原副社长高秋福,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秘书长俞源等领导出席研讨会。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如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祥地,苏中海上抗日武装在如东的斗争是中共领导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共海上抗日武装斗争研讨会17日在京举行。新华社记者王经国 摄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5-07/19/c_128035003.htm
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在研讨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王经国 摄
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在研讨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王经国 摄
参考消息副总编辑陶德言主持研讨会。新华社记者王经国 摄
与会代表在研讨会上。新华社记者王经国 摄
新华网消息(陶德言、王经国):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网、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共海上抗日武装斗争研讨会,7月17日在京举行。来自军地专家学者、部分革命先辈的后代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近100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军事科学院军史百科部原副部长支绍曾、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刘华苏等10位与会嘉宾分别发言。大家共同追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海上抗日武装的建立、发展、壮大的革命历程,以此缅怀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弘扬革命先辈们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与会者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海上抗日武装是海上抗日斗争的骨干力量,其建立有环境的特殊性和历史的必然性,是运用党的三大法宝的成功典范。与会者还就进一步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提出了意见建议。
1941年初,新四军一师三旅组建海防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成建制的海防部队正式列入史册。1942年11月,苏中军区海防团在江苏如东何家灶正式成立。抗日战争期间,这支海防部队英勇善战、不畏强敌,与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成为苏中根据地的后方基地。开辟的海上交通线,不仅从上海等大城市源源不断运来军用物资,而且沟通了山东根据地和浙东根据地的联系,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中共海上抗日武装斗争研讨会在京举行 确认我党首支海上抗日武装诞生于如东 | |
2015-07-18 10:21:46
来源:南通网 南通网讯 (通讯员姚银松 葛韦光 陆和煦 王洪)17日,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网、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主办的中共海上抗日武装斗争研讨会在北京武青会议中心举行。与会老领导、老将军和相关党史、军史专家一致认为:1941年诞生于江苏如东的苏中军区海防部队,是我党领导的第一支海上抗日武装力量。会议围绕以如东沿海为中心的苏中海上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与启示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就积极开展相关纪念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1940年5月,陈毅、粟裕率新四军所部渡江北上,执行发展苏北的战略任务。11月上旬,陶勇率第一师第三纵队2000余人挺进如东沿海,开辟苏中通如启海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打通海上南北交通线,确保陆上后方和海上的安全,1941年初,新四军一师三旅组建了海防团和直属一师的海防大队,1942年11月,担负着艰巨而光荣使命的苏中军区海防团在如东何家灶正式成立。从1941年到1949年,苏中军区海防部队在共产党领导下,与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我军掌握东部沿海控制权、建立海上根据地,在华东战场争取战略主动,最后夺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她的成长壮大,为中国人民海军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讨会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会长、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糜振玉中将主持,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名誉会长李金华,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第一副会长、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徐承云中将,中共如东县委书记詹立风分别在研讨会上致辞。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高级顾问、军事科学院原政委张序三中将,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会长、武警部队原司令员巴中倓中将,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中将等10多位将军,军事科学院军史百科部原副部长支绍曾,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原工程兵指挥学院政委刘华苏,海军学术研究所所长葛银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罗存康等多位党史、军史专家以及陈毅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子女陈小鲁、姬巧玲、林红等参加研讨会并发言。市政协主席王德忠参加研讨会并发表了讲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