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部队的变迁
28团1、2营(28.4)林彪---1纵队1支队(29.3)王良---红4军10师(30.10)王良---耿凯(31.9)12月牺牲后为陈光(29团连长)---李赐凡(29团教导队党代表,留守苏区牺牲)32.10---周昆(33.1)---红2师4团肖桃明(33.5)政委杨成武。
28团3营(28.4)肖劲---2纵队(29.3)胡少海,调4纵队后刘安恭---古田会议后李天柱、曾士峨(30.1)---政委红4军11师(30.10)曾士峨---王良(31.9)---红2师5团。
三河坝分兵后,朱德接收的部队经过赣南三整后,于10月下旬在江西大庾打出了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的旗帜。
朱德任司令,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指导员;9个连,共800多人。
第一路司令肖泽陆(73团1营长)、第二路司令李奇中(20军3师6团副团长)、第三路司令王尔琢(74团)、第四路司令张启图(75团参谋长)。
这四人应该算是朱德想要重用的军事干部。可进入湘南的第一战八面山战斗,1、4路损失过半,肖泽陆、张启图两人不知道去向。在汝城借范石生部躲藏时缩编为3个营(75团没了)。
师长朱德、党代表陈毅、参谋长王尔琢、政治部主任蔡协民(73团党代表)、参谋戴成本、曹凤飞。总兵力约1260人。
第一营营长周子昆(73团2营长),第一连连长龚楷(6期)、第二连连长林彪;
第二营营长李奇中,第五连连长耿凯(9军连长)、党代表粟裕(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第六连连长杨至诚;
第三营营长李天柱(黄埔四期、北伐时独立团排长,20军连长)。
朱毛会师时因经过了湘南暴动,部队人员丰富,共13个连,2000多人。
第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兼),党代表:何长工,参谋长:王展程(黄埔4期,因伤留守井冈山,突围时阵亡)。
第一营营长:林彪,党代表:熊寿棋(老毛的人),第二营营长:袁崇全(后叛变),党代表:杜松柏(后叛变),第三营营长:肖劲(6月龙源口战役中阵亡,与陈毅一起赶上南昌起义部长),党代表:吴弼
8月失败后:军特务营加原29团剩余人员组成一个营。
二十八团团长:林彪,党代表:何长工,参谋长:王展程(黄埔4期,因伤留守井冈山,突围时阵亡)。
第一营营长:胡少海,党代表:熊寿棋,副营长:萧克。第一连连长王良、党代表李赐凡、第二连连长龙普霖、党代表曹仲略、第三连连长粟裕、党代表谢维俊,第四连党代表彭葵
第三营营长:陈俊(走失的南昌起义人员,黄埔生,30初任22军团政委,3月牺牲),党代表:吴弼
29.3月长汀整编
1纵(原28团)队长:林彪,党代表陈毅(后为熊寿棋),参谋长:邓毅刚
一支队长王良、党代表李赐凡
二支队长萧克、党代表胡世俭(大柏树阵亡)高静山
2纵(28团3营及军属特务营及独立营)队长:胡少海,党代表:谭振林。
四支队长:毕占云,党代表:敬懋修(秋收起义连党代表,9月牺牲)。
五支队长:李天柱
特务支队:谭希林。
29.10月进入广东做战时
1纵队长:林彪,党代表熊寿棋,参谋长:萧克
一支队长王良、党代表李赐凡
二支队长龙普霖,党代表粟裕;
3支队长龚楷,党代表刘万清,一度取消。
2纵队长:队长:刘安恭,谭振林,
古田会议后
1纵队长:林彪,党代表:熊寿棋,参谋长:萧克
一支队长王良、陈光,党代表李赐凡
二支队长萧克、党代表赵尔陆
教导队长:粟裕
2纵队长:李天柱、曾士峨,党代表:罗荣桓。
四支队长:毕占云,党代表:罗瑞卿。
五支队长:周昆,党代表:彭祜
六支队长:谭希林。
2纵队已有老毛的人渗透进去了
30.6
1纵队长:王良,党代表:李赐凡
2纵队政委罗瑞卿
3纵(闽西地方部队编成)队长:萧克,党代表:张赤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