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创排大型交响组歌《通道转兵》 预计12月中旬首演
2016-09-16 09:04:3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黄巍 胡益龙 李英姿 编辑:刘飞越
湖南日报9月15日讯(记者 肖军 黄巍
通讯员 胡益龙
李英姿)“在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省将推出大型舞台艺术精品——大型交响组歌《通道转兵》。”9月15日,正值中秋佳节,正在通道侗族自治县采风的湖南交响乐团党总支书记、国家一级演奏员王智告诉记者,这个红色题材的创作将侗族音乐元素融入其中,通过交响乐、大合唱艺术表现,再现当年红军“通道转兵”的磅礴气势。
9月13日至20日,随同王智在通道采风、体验生活的还有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孟勇和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词作家金沙等主创人员。他们深入村组,走访红军后人、挖掘红军故事、了解通道转兵会议的历史,探索侗族音乐的特质,为精心创作大型交响组歌《通道转兵》积累素材。
主创人员参观了恭城书院的通道转兵会议旧址,走访了红军战斗的遗址等。他们追溯革命先烈的足迹,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并沿途采访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感人事迹。“一路走来,遍地的红色遗存、令人追忆的红色岁月,让我们激情澎湃。”金沙感慨地说,通过了解“通道转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个年代的传奇故事。
主创人员还与通道党史专家、群众代表座谈,结合创作实践,围绕红色题材,谈体会、谈感想,深入了解“通道转兵”会议的背景、意义,挖掘了许多当地百姓和红军在那段艰苦岁月里的悲壮感人故事。王智说,从光辉的革命历史中找寻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为大型交响组歌《通道转兵》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据悉,大型交响组歌《通道转兵》现已进入项目创作阶段,预计将于12月中旬首演。
![]()
通道转兵纪念馆开馆首日游人如织
![]()
通道转兵纪念馆开馆首日游人如织
![]()
部队官兵参观通道转兵纪念馆
![]()
通道转兵纪念馆开馆首日游人如织
红网通道站12月12日讯(分站记者 吴炳 蒋进 通讯员
陆禹江)12月12日上午,新落成的通道转兵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这也是侗乡儿女献给“通道会议”召开80周年的一份特殊礼物。原通道文管所所长、文博副研究馆员胡群松说,新陈列馆落成之前,游客仅能在通道会议旧址“恭城书院”参观游览,如今“恭城书院”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更好地弘扬长征精神,保护革命文物,新建陈列馆已成为通道老百姓的共同呼声。
随后,通道以红色旅游景点恭城书院为核心,启动了“中国·通道红色文化景点圈”景区建设,在打造“贵阳—凯里—镇远—黎平—通道—桂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过程中,通过深挖“通道转兵”特殊的历史意义,逐步恢复了罗蒙山战斗遗址、梨子界、地阳坪红军烈士墓,修缮宝庆会馆、东宫庙和红军街及红色旅游城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进一步提升了通道经典红色游的影响力。
2010年8月,红军长征通道会议旧址又成功入列第二批全国红色经典景区开发项目。通道转兵纪念馆宣教部讲解员粟秋梅介绍,为建设好转兵纪念馆,陈列布展组先后赴贵州、广西、江西及周边地区,收集了300余件红军长征过通道时的相关资料和红军文物,并邀请省内知名艺术家参与策划创作,如期完成了纪念通道会议80周年陈列布展工作。
如今,占地面积3025.16㎡的纪念馆正式落成。整个陈列布展分战略转移、通道转兵、走向胜利、红色印记等四大板块,围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长征精神”这一主题,采用了图文、绘画、雕塑、沙盘、声光电、情景复原等手法,真实客观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通道转兵”这一辉煌历史,以及1930年12月—1934年12月的4年间,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红六军团、中央红军等三路红军途经通道时发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